9 月 30 日,记者从全省公安机关 "9.30" 烈士纪念日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有 427 名民辅警因公牺牲,其中 77 人被评为烈士;党的十八大以来,就有 83 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庆阳市正宁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巨涛、陇南市武都区公安局巡逻警察大队民警樊龙、兰州市公安局便衣侦查支队民警李钢等 6 人被评为烈士。公安英烈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用鲜血捍卫了人民的平安和幸福。
近年来,省公安厅党委在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从优待警政策措施,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做细、做实公安英烈遗属抚恤优待工作,民警职业保障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归属感普遍增强,公安队伍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升。根据中央层面出台的各项职业保障改革政策和公安部党委从优待警各项措施,主动加强与省上相关政策部门的沟通协调,陆续出台了《关于甘肃省公安民警因公负伤医疗费问题的通知》《关于加强公安民警紧急医疗救治工作的通知》《甘肃省公安机关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帮扶救助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持续推动人民警察抚恤优待和人民警察伤亡特殊补助金等各项政策落地基层,进一步细化完善关爱帮扶工作措施,切实提高了公安民警职业保障和抚恤优待水平。根据相关政策规定,在公安英烈子女就学、入警问题上,全面落实中央和公安部关于公安英烈子女优待相关政策,积极协调沟通相关部门,切实做好相关工作。2018 年以来,共保送 5 名公安英烈子女到公安院校学习,并对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关心与帮助;通过与公务员主管部门沟通,2019 年、2020 年共有 6 名公安英烈子女通过入警考试,光荣加入警队,续写 " 警察故事 "。同时,从 2016 年暑期开始,省公安厅每年组织开展公安英烈、因公牺牲、因公伤残民警子女夏令营活动和民警职工子女高考升学座谈会,进一步增强了公安英烈、因公牺牲、因公伤残民警子女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按照省公安厅党委 " 不落下一个困难民警 " 的要求,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关心关爱因公牺牲、病故、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家庭长效机制,逐户逐人建立电子档案,由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包人包户、专人联系,开展慰问和帮扶工作。近三年来,先后慰问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因公牺牲、因公伤残和特困民辅警及家属 3109 人,发放慰问金和困难补助金 2042.8 万元,让 " 有困难找组织 " 成为民辅警及家属的第一选择,有效提升了公安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日前,公安部政治部发出通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认真组织开展 2021 年烈士纪念日活动。全省公安机关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精心谋划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纪念活动,致敬公安英烈,传递党和政府对公安英烈遗属的关心关爱,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弘扬英模精神,激励广大公安民辅警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烈士纪念日前夕,省厅和兰州市局在兰州市烈士陵园举行了告慰李钢烈士仪式,昭告英烈、慰问遗属,弘扬正气、激励奋进;省公安厅领导分别深入各市州,对全省 39 名健在的公安烈属进行了走访慰问,转达公安部和厅党委的关心关爱;各级公安机关有序组织民辅警开展线下线上祭扫、重温入党入警誓词、主题党日、参观红色纪念地、缅怀先烈等纪念活动。9 月 30 日上午,省公安厅组织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同步举行了甘肃公安机关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2 周年升国旗暨中国人民警察警礼服列装仪式。同时,结合 " 公安心向党 护航新征程 " 主题宣传活动,各级公安机关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资源平台,开辟相关专题专栏,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和缅怀英烈活动,营造了致敬公安英烈的浓厚氛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伊晓明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