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疾步稳踏征程,破浪前行谱新篇。2021 年上半年,庐阳区地区生产总值 575.82 亿元,同比增长 10.5%。1-8 月份,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限上零售额等 6 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四城区第一。这组亮眼数据,勾勒出庐阳经济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
站在 " 两个一百年 " 的历史交汇点,作为合肥 " 长子 " 的庐阳,正深刻把握 " 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着力建成彰显合肥历史文化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 崭新定位,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共建 " 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等叠加机遇,加速构建 " 一核一地一中心 " 城区发展新格局 , 聚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为合肥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贡献庐阳力量。
保护更新 全省消费核心枢纽提档升级
中秋小长假期间,庐阳欢乐购精心打造了 " 乐购庐阳 "" 乐品庐阳 "" 乐享庐阳 "" 乐游庐阳 " 四大主题活动,全区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近 8.5 亿元,同比增长 14.8%。激发中秋消费潜力的同时,该区的商业口碑再度升级!
庐阳区作为主城区,素有 " 合肥之根,庐州文脉 " 之誉,也是传统金融、商贸强区。如何让老城不老、持续更新?今年以来,该区深入推进老城保护更新,以淮河路步行街创建全国示范步行街和逍遥津公园提升改造等项目为重点,相继完成撮造山巷、拱辰街(一期)、北油坊巷、勤劳巷等多条街巷改造,有效串联起淮河路步行街主街与周边后街群落的有机生态圈,给市民带来了全新消费体验。
而与淮河路步行街一路之隔的逍遥津公园,在经过近一年的升级改造后,于今年 7 月 1 日实现主体恢复开放。经过全新升级改造的逍遥津公园,最大限度还原公园原貌、保存历史文化、保留城市记忆,让市民和游客在优美的环境、精致的景观、浓烈的文化氛围中,尽情感受合肥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老城保护更新加快推进,北部新商圈也在焕新升级。塔吊林立、车辆穿梭、工人奋战 …… 连日来,位于庐阳区海棠街道的合肥宜家家居商场项目建设正酣。该项目由瑞典宜家集团投资建设,项目占地面积 38.14 亩,总建筑面积约 6.6 万平方米,总投资约 8.25 亿人民币,将被打造成合肥最具特色的家居休闲高端购物中心。
与此同时,合肥金融广场 D 地块也吹响竣工冲锋 " 集结号 "。作为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金融科技产业合作示范园区载体,也是安徽省金融总部集聚区核心承载地,合肥金融广场项目正采取 " 白加黑 " 工作模式 , 连轴抢工,确保 10 月 30 日按期竣工交付。
随着一系列老城保护更新举措扎实推进 ,彰显合肥历史文化核心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庐阳主城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创新赋能 最美科研圣地加快建设
作为合肥市近年来规划建设的重点片区之一,今年以来,位于庐阳区三十岗乡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捷报频传,大科学装置集中区首个主干路网—— G206 连接线一期工程(原三国城路)将于 10 月 1 日实现主干道通车,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后首个大科学装置——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竣工即将交付。诸多欣喜成果,都成为庐阳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生动注脚。
三国城路是大科学装置集中区交通和水电气配套的主干路网。全长 7.65 公里,双向 4 车道,路宽 45 米,总投资 14.96 亿元,是该区迄今为止承建的最大市政路网项目。改扩建后的道路将全面改善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交通条件,有力保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建设中克服雨季影响,仅用 4 个多月就实现了从封闭施工到主干道全线贯通,完成了原本需要 9 个月才能完成的建设任务。" 庐阳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该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立了庐阳科创集团,发挥国资引领作用,加快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积极承接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科技成果 " 溢出 " 并实现就地转化、" 沿途下蛋 ",为产业发展注入源动力。今年 6 月 30 日,庐阳 · 中科太赫兹项目正式签约。作为大科学装置科技成果转化 " 三就地 " 的经典案例,主动源太赫兹项目已在庐阳 IE 果园进行产业化落地。
在全力服务保障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的同时,该区注重生态环境和科技发展的共生共荣。今年来,该区坚持将保护水源、保护生态作为以三十岗乡为主体的西部片区各项工作开展的首要前提,坚持 "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 ",持续推进高品质山河绿化工程,在合肥近郊守住了一片绿水青山,全乡森林覆盖率达 44%,绿化覆盖率达 80% 以上。
下一步,该区将用 " 生态 + 艺术 + 科技 " 的乡村振兴方程式,全力服务保障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建设,规划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科学城综合配套服务区,在更深层次上建设最美科研圣地,在合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高地中展现更大作为。
开放引领 长三角国际贸易中心加速崛起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在庐阳经开区九顶山路与故黄路交口南侧,合肥北站物流基地这个 " 无水码头 " 一派繁忙:五颜六色的集装箱汇成一道靓丽风景线,轨道上的货物班列整装待发,驮载集装箱的列车往来穿梭 …… 被誉为 " 钢铁骆驼 " 的合肥中欧班列从这里开始踏上 " 新丝绸之路 ",开往 14 个国家、43 个国际节点城市。截至目前,合肥中欧班列今年已经开行 461 列。一列列 " 钢铁骆驼 " 从庐阳启程,庐阳的国际战略通道作用也愈发凸显。
临港优势让庐阳北部临港产业发展如虎添翼。这里,今年 3 月 5 日,庐州海关签约落户庐阳。今年 8 月 28 日,备受关注的中外运供销物流园项目正式开工。安徽省首个智慧仓储物流基地——中铁四局集团物资公司 " 智慧仓储 " 基地、宝湾国际、合肥货运中心等多个物流平台集聚。这里,同扎根庐阳西北部三十岗乡的 " 国之重器 " ——大科学装置集中区的携手相望、惺惺相惜。
在庐阳北部中心规划呼之欲出的背景下," 一地一港,双链延伸 " 的战略构想(即围绕合肥国际陆港延伸产业链,围绕大科学装置集中区延伸创新链,提升产业能级和创新转化能力)应运而生。随之而来的,便是要实现临港产业、新能源产业并驾齐驱。
在庐阳北部,大恒能源、皖电能源基地、中辰绿谷等新能源产业项目日益形成合围之势,其中,今年 1-8 月份安徽大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累计销售超过 1150MW,同比增幅220%。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理工高等研究院 " 携手 " 落户庐阳,合力打造能源领域 " 航母级 " 研究平台。未来,有了顶级研究院的助力," 国之重器 " 的创新血液必将输送至庐阳北部中心,为合肥的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不仅如此,该区还紧盯庐阳经开区产业转型主战场,深入实施园区升级战略,加速 " 腾笼换鸟 ",换来临港产业、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庐阳将以合肥国际陆港为战略支点,以庐阳经开区为战略腹地,积极融入安徽自贸试验区,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长三角国际贸易中心,向着理想中的星辰大海阔步迈进。
通讯员 吴京 高玉石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