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 月 1 日下午,千角灯(国家级)传承人张树祺和他的学生们在鳒鱼洲和孩子们介绍千角灯历史,一步一步认真地教导孩子如何制作千角灯。结合鳒鱼洲历史旧建 " 非遗莞物淘 " 买起来了!市民们一边看着或精美的千角灯拼图,或好奇地品尝着美食,大家更拿出手机,当场扫码购买到心仪的非遗产品。这些设在鳒鱼洲文创园内的非遗普及,是 " 莞脉传承 "2021 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四区(景区、社区、小区、园区)系列活动所配送的。当天下午, 2021 年非遗在四区系列活动暨鳒鱼洲国庆游玩节活动在鳒鱼洲文创园正式拉开序幕,并将延续到 10 月 2 日。
" 莞脉传承 "2021 年非遗在四区系列活动由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从现在起至年底,将以非遗走进景区、社区、小区、园区为主要内容,通过向公众宣传普及非遗知识,让非遗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而欣赏、喜爱、体验和参与非遗传承,营造全社会共同保护非遗的良好氛围。
首场 " 非遗在四区 " 活动与鳒鱼洲工业风相遇
鳒鱼洲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东莞作为全国农村工业化先驱和模范的重要物证,首场 " 非遗在四区 " 活动走进鳒鱼洲文创园,让非遗文化与工业历史相遇。在园区的特色厂房外,东莞龙舟、粤剧人物设置的打卡点,市民乐于在此打卡拍照。茶山公仔、肥仔秋腊肠、龙船技艺等 20 个特色非遗摊位,市民驻足欣赏、品尝、购买。
全年 25 场 " 非遗在四区 " 活动 打造沉浸式体验感
为更好地践行非遗 " 见人见物见生活 " 的理念,吸引市民踊跃参与到非遗在四区活动中,9 月至 11 月期间配送的 25 场次非遗在四区活动,突显形式多元化,包含喜闻乐见的粤港澳非遗(东莞)非遗墟市、非遗活态展演、非遗课堂、结合传统的时令体验等,让市民感受沉浸式体验非遗的乐趣。此外,传播手段还增加 " 非遗小姐姐 " 直播,增加线上参与的互动性。活动后还有相关延伸,主办方鼓励社区居民、机关或景区内部员及家属等,走进市非遗展示厅、非遗实践基地体验学习非遗,景区也可自发结合相关非遗元素,联合打造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杨英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