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04
影评 | 《峰爆》才不是一部“史诗级灾难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光影江苏评论员 王子扬

从中秋一直火到国庆,《峰爆》这部电影,不简单。看完电影,有人说,这是一部 " 史诗级灾难片 "。

这话不完全对。

它每一个词都是正确的。长达 5 个月的采景,亚洲最大地下自然山洞脉系,超过 15000 方碎石实景搭建,场景之壮观,规模之盛大,实在无愧 " 史诗级 " 这个词。而 " 灾难 " 二字,更是由表及里地展现。

表面,山体松动,滚石无可阻挡地向县城滑落,力有万钧,16 万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内里,是人与人之间的 " 灾难 ",父子激化的矛盾,恋人之间的死别,人性在这个关头被无限地放大。

但是,它还是不能称为一部 " 史诗级灾难片 "。因为灾难片,总是伴随着绝望,史诗级的灾难片,一定伴随着无以复加的绝望。可《峰爆》,是一部给人希望的电影,从头至尾,每况愈盛。

片中的希望,由两个群体共同打造。父辈铁路人,代表了 " 担当 ",电影里公布了一组数据,当年修建成昆铁路,平均每公里就会牺牲一名铁道兵,非大胸怀大担当,无以架起 1100 公里的 " 钢铁巨龙 "。除了成昆线,还有青藏、包兰、襄渝 ……

子一辈的铁路人,则是代表了 " 接力 ",接过父辈的重担,不代表简单的盲从。他们必须有自己的个性和坚持。于是电影里设计了这样一幕:小洪、老洪父子二人被困溶洞,意见不同,相持不下。小洪是爆破研究室主任,一张嘴就是科学、知识、数据。老洪呢,是曾经的铁道兵,身经百战的他,做事全凭经验、直觉。

面对这次危机,父子间是合作,也是较量。小洪要用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想尽办法打败老洪,他要证明用科学、用机器,不仅可以高效地完成工作,还可能将人排除在风险之外。也只有这样,父亲的接力棒,才能放心地交到他手上。

于灾难中看见希望,国内观众其实更容易从这样的电影中读共鸣,毕竟国外的神话在灾难来临时,想的是造方舟避难,而我们的祖先,想到的是精卫填海、愚公移山。战胜灾难,往往比逃离灾难重要的多。

犹记得,灾难来临时,那些发着光逆行的背影。他可以是明知危险,却毅然纵身越入溶洞的小洪,也可以是,为儿子送上最后助攻,微笑着举手敬军礼的老洪。他可以是大喊 " 我不能丢下我的兵 " 的丁雅珺,也可以是把髌骨留在隧道内,却下决心炸掉十年心血的何工 ……

不抛弃,不放弃,写进了每个人的基因。

不抛弃,不放弃,是我们所有人的底气。

相关标签

神话 基因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