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景轩 记者 顾元森)家住南京江北新区的申女士接到自称公安局秦警官的电话,称申女士涉嫌违法,如果想自证清白,必须将存款存入安全账户。所幸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劝阻,挽回资金 42 万元。这是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内保支队警银联动反诈工作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国庆假期,江北新区警方到辖区银行宣传反诈知识。警方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有效遏制通讯网络诈骗犯罪发展蔓延趋势,江北新区公安统筹谋划,主动出击,全面提升打防效能,把好银行网点 " 最后一道防线 ",确保防患于未然。一周内,警方与辖区两家银行联手阻止了两起大额通讯网络诈骗,为群众挽回资金 80 余万元。
主动核对,守护 " 钱袋子 "
" 之前民警给我们培训过,要求我们在办理大额转账或汇款业务时,要主动提醒,做好‘三个清楚’‘三问二看一核对’,避免客户遭遇电诈,财产受到损失。"9月 14 日下午4点左右,申女士来到银行咨询理财产品提前支取事宜,银行柜员小陈发现,申女士持有的三笔理财产品均未到期,提取支取会损失部分本金和利息。小陈根据要求,询问了申女士提取支取的缘由,但申女士神色紧张,支支吾吾,这让小陈更加怀疑申女士可能遭遇了诈骗。银行工作人员及时报警求助。
接到报警后,民警很快赶到,向申女士耐心解释,进行反诈宣传,讲述诈骗案例。" 听你们这么讲,那我应该是遇到诈骗了。" 听了民警的话,申女士恍然大悟。原来,当天上午,申女士接到一名自称上海公安秦警官的电话,称她的社保账户涉嫌违法被冻结,需将个人资产移至安全账户,以自证清白。" 当时他让我加他为好友,跟我视频通话。因为他穿着警服,还给我看了我的‘涉案证件’,我就相信了。" 申女士说,对方要求她保密,否则会导致被抓,所以她不敢告诉任何人。
意识到被骗后,申女士在银行工作人员指导下,办理了银行卡挂失,并修改了银行卡密码,避免了 42 万损失。
关注老年群体,织密反诈 " 防护网 "
" 不能说,不能说,有人监视的!"9 月 22 日上午,张奶奶着急地来到银行要办卡转账,她神色紧张,还自言自语。工作人员想到民警的反诈提醒,怀疑张奶奶可能遭遇了通讯网络诈骗,赶紧劝说其报警。就在此时,张奶奶接到了反诈中心打来的电话,询问她有没有接到诈骗电话,劝说她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很快民警赶到银行。见到民警,张奶奶心有余悸地说,当天早上有个 " 警察 " 打电话给她,说她涉嫌非法集资,必须缴纳大额罚款。" 打过电话,他又跟我视频,他穿了制服,还能报出我的证件号码,还告诉我,要是不交罚款,后果很严重。" 信以为真的张奶奶,在对方的要求下,将手上的股票和基金等理财产品出售,赶到银行准备办理银行卡进行转账。所幸最终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张奶奶及时止付,挽回经济损失 40 余万。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江北新区公安分局反诈专班与内保支队通过在银行开展 4+N 宣传工作,针对大额存款用户、老年用户定期推送防诈短信;指导银行落实反电诈预案演练;与见义勇为基金会对接,通过表彰,积极鼓励银行工作人员提示客户防范通讯网络诈骗等方式,与银行联手堵截通讯网络诈骗汇款 14 起,挽损总额 132 万余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