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06
烈士后人讲述《永不消逝的电波》背后的故事,七旬老人创建“家庭红色课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孙玉春)《永不消逝的电波》作为一部红色经典影片,再现了上海解放前夜我党地下工作者与敌人斗智斗勇的壮烈事迹。10 月 6 日,这部老电影的黑色转彩色 4K 修复版正式登陆全国院线,引发广泛关注。今天的人们,更多的是通过一些影视作品,来接触和想象这些 " 听风者 "" 潜伏者 ",实际上他们怎样与敌人斗争的呢?近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我党通信事业创建者之一沈毅力先生之子沈晓渝,听他讲述沈毅力的革命经历以及 " 大娘 " 叶晋之烈士短暂而光辉的革命历程。 据了解,《永不消逝的电波》主角李侠的原型烈士李白,曾是沈毅力的学生。

△沈毅力

24 岁的女机要员不幸牺牲

叶晋之,1922 年出生,牺牲时年仅 24 岁。据中华英烈网的记载,叶晋之是江苏宿迁人,生前是中央军委三局六分队电台台长,1946 年 7 月 2 日随中共驻重庆办事处工作人员向南京转移途中被敌人迫害牺牲。

△叶晋之(叶晋之存世的唯一一张照片)

据沈晓渝介绍,叶晋之的革命经历颇有传奇色彩。叶晋之是沈毅力在延安时期新华电台做电台培训的学生,叶晋之的成绩最为出色,掌握了一整套独特的手法,毕业之后,每分钟发报达到 240 字,抄报 300 字。很快,叶晋之就被破格提拔,成为了中央军委三局六分队电台的台长,也是当时我党第一位女电台台长。

1945 年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谈判,据沈晓渝介绍及相关历史回忆文章记载,周恩来点名让沈毅力、叶晋之一起到重庆。当时他们二人已经结为夫妻,是与毛主席搭乘同一架飞机从延安飞赴重庆的。

到了重庆之后,叶晋之就负责在周恩来住处楼上的一处秘密电台发报,直接与刘少奇联系。当时重庆八月份还是火炉天气,电台旁边都燃着火盆,以便有突发情况及时处理材料。因为太辛苦,好几次,叶晋之都晕倒在发报间。

△叶晋之革命烈士证明书

1946 年 5 月份,随着蒋介石迁都回南京,中共代表团也要随迁至南京。由于当时人员较多,其中一路包括众多机要员、家属等在内的 24 人,由沈毅力带领,乘坐轮船沿江而下。在船行至荆门地界时,发生意外,国民党特务采用大船撞击小船的办法,导致叶晋之不幸坠江。当时救援人员在现场打捞三天三夜,最终也没有发现遗体。

这支队伍最终达到南京后 ,周恩来和邓颖超在梅园新村为叶晋之举行了追悼会。当时周恩来痛惜地说," 小叶同志怎么就这么牺牲了?"

淡泊名与利,桃李在人间

沈毅力和叶晋之育有一子沈晓延,他是沈家的老大,是沈晓渝同父异母的哥哥。据相关报道,2014 年国庆前夕,时任江苏省省长的李学勇看望了叶晋之烈士之子沈晓延。对于革命先烈,党和政府从来没有忘记过。

△ 1943 年周恩来怀抱 " 小延安 " 沈晓延,于延安。(沈晓延为沈毅力和叶晋之之子)

沈毅力的第二任妻子胡静也是一位老革命,参加过中原突围,在汉口、烟台等地从事过革命工作。沈晓渝给快报记者看了一段多年前的录像,他母亲胡静去瑞金,专门参观了当年丈夫工作生活的场所——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看到丈夫生活过的房间和原样恢复的设施,睹物思人,胡老眼泪横流。

沈毅力是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的首任教务主任,是我党通信事业的创建者之一。从 1931 年 11 月份,中央红军在苏区成立无线电训练班,再升级为无线电学校,又在福建长汀成立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从 30 个学员起步,红军的无线电队伍开始发展壮大。

沈毅力是江苏兴化人,最早在国民政府上海交通六台无线电学校毕业,后来到国民党 28 师公秉藩部担任报务班长,在 1931 年 5 月份第二次中央苏区反围剿中被红军俘虏。当时红军指战员发现电台上写了张纸条 " 欢迎红军 ",问是谁写的,原来就是沈毅力。当时他们带了一台 100 瓦的电台过来,这也是当时红军缴获功率最大的电台。

△沈毅力的委任状

因此,这样一批特种技术人员一进入红军,立即受到了重用,不仅要收发报还要办学搞教育,为红军培养自己的通信人才。后来沈毅力参加长征,并在延安入党,他和叶晋之夫妇俩受到周恩来夫妇的重视,要带到重庆和南京,也是因为电台通信在当时的重要性和稀缺性。周恩来、邓颖超据记载多次评价身边的通信人员,包括叶晋之和李白等,其中李白作为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主角李侠的原型,就曾经在红军无线电通信学校第二期做过沈毅力的学生。

沈晓渝的家中还有一幅油画,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南京通信工程学院院史馆在 2008 年赠送给胡静的,画面描述的地点是五岭老山界,红军正在长征途中,朱总司令、周副主席在画面中央,画面右侧戴眼镜的就是画的沈毅力。呈现的场面则是当时两位领导发现通信学校学员在行军休息时间还在学习通信技术,夸赞他们 " 真不简单!"

△沈毅力的任命通知书

1950 年 7 月份后,沈毅力转到地方,并在重庆的西南邮电分校当校长,后来到 1953 年,重庆邮电学校(重庆邮电大学的前身)成立,沈毅力成为首任校长。几年后,他分配到南京电信学校(现南京邮电大学),担任继任校长。风雨数十载,沈毅力一直兢兢业业。1991 年,沈毅力去世,2012 年,胡静也走了。

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走进位于南京市集庆路上的殷高巷小区,一幢老楼里的普通住宅,就是沈晓渝先生的住宅。自打从医生岗位上退休之后,这里被沈老打造成了 " 家庭红色课堂 ",经常有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来到这里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

71 岁的沈晓渝就是主讲人。实际上孩子们从进入二楼到三楼的转角起,就看到墙面上的一幅幅宣传画,打开门,从客厅处的前沿一直到满墙的各种宣传资料、家中革命先辈的事迹介绍,还有各种革命文物,形成一个完整的展馆。

△沈晓渝 " 家庭红色课堂 " 内的展品

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在狭窄的走道里,沈晓渝还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微型升旗台,小朋友们站在走道里,他会奏国歌升国旗,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崇高的氛围。" 红色记忆 " 展馆主体在南面卧室,里面有老的电台,有他父亲穿过的军大衣、有各种勋章,但是孩子们不能一下子进入主展馆。"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孩子们必须看到并读了门上的这两句话之后,仿佛念对了密码,门才会由沈老打开 ……

相关标签

重庆 延安 南京 中央军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