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着医者的慧心巧手,更有着医者的良知厚德,17 年坚守显微外科一线,甘之如饴,如痴如醉,以不懈的钻研精神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以无私的爱心奉献换来了病人的爱戴,他就是兰州手足外科医院手外一科主任王伟世。
王伟世是兰州市永登县人,1981 年出生的他多次获得兰州手足外科医院 " 优秀科主任 "" 医疗工作卓越贡献奖 "" 金牌员工 "" 优秀员工 " 以及 2020 年兰州市 " 优秀医师 " 等荣誉称号,仅 2020 年一年带领手外一科团队完成 2004 台手术,其中再植 609 台,手足外伤 871 台,矫形 287 台,骨折 224 台,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13 台,未发生一例医疗事故。
王伟世的 17 年从医生涯,看似平凡,但点点滴滴折射出一名医者对待患者的厚德仁心与敬业奉献。自参加工作以来,王伟世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17 年如一日坚持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医院,一年 365 天早晨查房风雨无阻。因医院承担着 120 急救任务,几乎每天都有急诊手术,科室最繁忙时候,有时一天能做 4-5 台手术,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吃住在病房更是常有的事。可王伟世常说,这点累,能换取患者康复后的一张笑脸,就不算什么。时间久了,看在眼里的医生们,也潜移默化被他感染,王伟世科室的医生常说 " 王主任医术高、品德好,还这么拼,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跟上呢?"。
17 年坚守外科临床一线的他,真正做到了视病人如亲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换来了病人的爱戴。记得 2018 年夏天,刚下夜班准备回家休息的王伟世得知半个月前来院做过手术的骨折小患者,因家中父母外出打工,爷爷奶奶也上了年纪,没人陪护他按时来院复查时便急了,马上驱车赶往孩子家中为其治疗。这不远万里的关心深深打动了小患者一家,直到如今,王伟世不时还会收到小患者的问候信息。
同样常打电话问候王伟世的还有来自天水的王大爷,记得去年冬天,王大爷因为意外导致手指离断,来院时匆忙身上带的现金不多,为了省钱他总是早上不吃早餐。一天,王伟世在查房的时发现别的患者都在吃早餐,而王大爷却捂着肚子呆坐着。" 我在等孩子给我送钱来 ……" 王伟世听完二话不说,从兜里掏出 200 块现金,给了大爷让他去买饭。如此这般的故事,在手外一科病区内常常发生。
王伟世的朋友,常用这些词来形容他:心系患者,甘于奉献。作为手外一科室的主任,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坚守在临床一线,以个人的坚守和辛劳,换来他人的幸福安康。2019 年冬天,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王伟世病倒了,因为专程赶来预约他的患者多,再加上他放心不下自己负责的几个患者,便打着点滴坚持出诊。提及此事,王伟世表示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如果你请假了,你的病人就得等,更何况现在很多患者平日都在忙工作,请假就诊不容易。" 病人是相信我才来找我,只要我能坚持就一定会给他们看病 "。多年来,王伟世正是用这种无私奉献换来千家万户更多患者的健康,赢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同时也得了组织的认可,被评为 " 兰州市优秀医生 "。
古人云:" 从业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 王伟世正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在医生这个岗位上踏实认真地奋斗了整整 17 年,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曾有一名患者家属这样称赞王伟世:" 您就是那一缕阳光,驱散了我们病患心头的阴霾 "!是的,王伟世心系患者的赤诚情怀,在没有绮丽光环的拼搏之路上,书写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无悔人生。
兰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婷 文 / 图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