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京杭大运河江苏段全程 687 公里,贯穿江苏 8 个地市,又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运河和苏北运河。日前,现代快报记者跟随 " 沿着运河看江苏 " 活动走进京杭运河苏北段。据悉,长约 475 公里的苏北段," 十三五 " 期间货运量连续 5 年突破 3 亿吨,相当于长江全线年货运量的十分之一,并且周转量逐年攀升。为提升通航效率,目前,苏北运河各大船闸正在陆续进行智慧升级,未来通行保证率将达 98% 以上,为沿线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淮安新港
繁忙!苏北运河年货运量连续突破 3 亿吨
在京杭运河可通航河段中,苏北运河通航条件最好、航闸设施最完善、船舶通过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堪称 " 黄金航段 "。强大的辐射能力是其作为全国内河骨干航道的典型特点。
在京杭运河淮安段,现代快报记者见到,苏盐集团井神盐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建码头上,停满了待装的千吨级船舶。每年,约有 320 万吨的食用盐及制品从这里发出,运往全国 31 个省(市)超 2 亿人的餐桌。
" 你们现在看到的这艘 1600 吨的散货船,已经装满了氯化钙,从运河到达长江后,再通过泰州港等发往韩国。" 苏盐井神的主产区紧邻京杭大运河,相关负责人介绍,依靠苏北运河的水路运输,苏盐井神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以船运到苏州运费进行核算,相比汽运成本每吨节省 50 元,每年为公司节约成本超 2 亿元。同时,依托苏北运河,苏盐井神拓宽了市场覆盖面,不仅在江浙沪一带优势明显,运输范围还延伸到了山东、广东、海南、辽宁、吉林、安徽等省市。
△淮安新港
依靠大运河,淮安还建设了江苏内河规模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集装箱码头——淮安新港。淮安港口物流集团新港二期集装箱专用码头经理李威介绍,该集团自运营以来,每年为地方企业节约物流成本上亿元,已成为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标杆。2020 年集装箱运输量达 25.88 万标箱,占全省内河运输的 50% 以上,继续保持全省内河集装箱运输领先位置。
△徐州港
坐落在京杭运河畔的徐州港,是我国 " 北煤南运、西煤东输 " 重要的中转基地。2020 年 12 月,全长 11.594 公里、设计年货运通过能力 3000 万吨的顺堤河作业区疏港铁路专用线开通运行,标志着港区建立了有效连接的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体系。徐州港务集团副总经理曹震介绍,截至今年 9 月底,顺堤河作业区铁路货物到达量已达 600 多万吨,港口货物总吞吐量也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目前,疏港铁路二期工程已经明确在明年开建,占地面积达 1400 亩,将全面实现集装箱的中转和运输,成为淮海经济区核心枢纽港。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苏北航务管理处处长金坚良表示," 十三五 " 期间,苏北运河货物量连续 5 年突破 3 亿吨,周转量逐年攀升。据测算,苏北运河对徐州、宿迁、淮安以及扬州的 GDP 贡献率分别达到 3.74%、11.14%、8.29% 和 5.24%,年均贡献就业人数达 22.3 万人次。
智慧!未来一人可管 12 个船闸,通航效率逐年提升
水运是目前最经济、最低碳的运输方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矿建材消耗总量的六成、煤炭用量的三分之一,都通过苏北运河运输。如此大的货运量,如何实现通行量逐年递增,且不 " 堵船 " 的?
据介绍,随着 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 " 新基建 " 的建设实施,船民过闸不再需要跑上跑下,而是用上了 " 船讯通 ",点点手机就能申请过闸、缴费了,船民少了折腾,通行效率大幅提升。在邵伯船闸,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船员在一分钟之内即可在手机上办完过闸手续 ,船闸工作人员通过苏北运河航闸智能运行系统实施精准调度,同时通过船讯通来发送给船员。船员在过闸之前就可以提前知道,自己的船停靠在闸次里面的位置,包括它前后左右的 " 邻居 " 是谁,每个闸次的平均利用率可提高 10% 左右。
而从去年 6 月开始,刘老涧船闸实施的三号船闸智慧船闸建设项目,标志着苏北运河的智慧化转型开启了新征程。苏北航务管理处宿迁航务中心副主任张跃介绍,智慧船闸主要包括智能调度系统升级改造、电气控制系统改造、视频联动系统、分区广播及展示系统以及 AIS 系统建设等内容。通过运用 AIS 识别和手机定位,调度和控制系统升级后,实现了船舶审核智能化、登记自动化、缴费自助化、排档精准化、调度人性化、操控系统化。船员可以根据自己船舶的尺度和闸情、水情,通过 " 船讯通 "App 自由选择可以通过的闸号,还可以一键申请 " 暂不过闸 " 和恢复过闸等,船员过闸更便捷、更明白、更安心、更公平。
△宿迁船闸
" 今年,我们在去年刘老涧智慧船闸建设的基础上,正积极推进区域集中调度。" 张跃介绍," 区域集中调度 " 最主要特点就是调度模式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宿迁航务中心以宿迁船闸为区域中心船闸,对宿迁区域内的泗阳、刘老涧、宿迁、皂河四个梯级 12 座船闸进行集中式调度。" 实现多船闸的船舶区域集中调度后,无需人工操作,系统自动对船舶信息、轨迹等进行审核,调度效率和闸室利用率都提高了。
" 原来是每座船闸 2 个人,4 道就是 8 个人,目前正在逐步递减,以后会发展为一个人进行集中调度。" 张跃说,船闸的运行现场由多人值守控制向少人值守和集中控制转变,转移的人力将投入到安全管理和设备养护工作上。后期现场工作人员可减少至一人。
据悉,这一 " 区域集中调度 " 功能正处于测试和人员培训阶段,预计 11 月初正式运行。通过对船闸进行智慧升级,未来,苏北运河的通行保证率将达 98% 以上,船舶平均待闸时间也将大幅下降。
目前,苏北运河绿色现代航运段综合整治工程已经开工,随着通航环境的优化,物流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将为地方民生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运输保障," 黄金水道 " 作用将进一步彰显。
(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供图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