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撑上了一叶小船载着对你的思念 …,三千两百年之前,梅花朵朵枯木下相见,走在梅野地之间 …" 三千多年前,为成全父意让位三弟季历,泰伯偕二弟仲雍南奔荆蛮。来到此地,正值野梅盛开之际,地势高阔、景色怡人。时值春天,万物复苏,木桩上的藤条发芽,遂以枯木发芽视为祥瑞,故而定居梅里。
如今,泰伯早已故去,梅里只留下泰伯庙一址,为后来人纪念泰伯,传承泰伯精神提供了场所。泰伯庙始建于东汉永兴二年,历经千年时光,遭遇战火、迎过新生,一次次从颓圮中重建,一次次默观岁月的轮回。一转身夏天就成了故事,一回眸秋天便成了历史,四季轮回,泰伯庙始终与不同风景里的一切美好不期而遇。
"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风 ",不经意间,泰伯庙围墙内外的梅花竞相开放,有白的、红的、粉色的,单瓣,重瓣的 …… 你看那花间飞舞的蜜蜂忙碌的身影和梅花下那一张张的笑颜。
春风吹绿了伯渎河的两岸,岸边一颗颗垂柳悄然发芽,细长的柳条垂落下来,仿佛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梳理着她的秀发,倒映着湖水一片碧波荡漾。泰伯庙里的银杏也已在发芽,枝头满眼翠绿,一片生机勃勃,泰伯井边上的两颗紫色的玉兰花也开了,那盛开的玉兰花,就像是一只只正在飞翔的蝴蝶,在春风的带动下,扇着翅膀,仿佛要临风而去。
鸟语蝉鸣,万物葱茏,夏天总是热烈而喧闹的。天总是蓝的,而总有白云一大朵一大朵,蓬松地浮在天海。夏天的泰伯庙,仿佛打翻了调色盘,黄墙、绿瓦、翠竹、红花 …… 每一种颜色都相互映照,好像在参加一场盛大的宴会,刺眼而夺目。
当然,夏日也总会出其不意来一场暴雨。雨来得毫无征兆,猝不及防,好像天空都漏了一块,天海里的水一下子全部倾倒在泰伯庙里了。雨打在亭子的瓦片上、落在青砖上、滴到水缸里,组成了一幅恢弘的交响曲。好像时光都慢了下来,这声音仿佛是来自历史长河的深处,喊杀声、刀剑相拼声,然后是叫卖声、淅淅沥沥的低语,它将历史中所有听到过的声音都录了下来,然后借着这暴雨的遮掩,播放给后来人听。
" 春分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又是一年秋风起,无边落木萧萧下。泰伯庙的秋是青砖黛瓦间的印象,是刻在时光中的斑驳印记。流传了千年的泰伯精神,也在泰伯庙那不加雕饰的一抹秋黄中恣意蔓延,令人心驰神往。泰伯庙的秋,不像春的满园绚烂,不及夏的青翠繁茂,也没有冬的银装素裹,却独有一份静谧安逸,悠然自得。
当秋意褪去,翠绿不在,那曾经的 " 网红 " ——满院金黄的银杏叶早已不在;当寒风伊起,小雪初降,那 " 冲天香阵透满园 " 的桂花一夜落尽。院内的花花草草仿佛都被这寒冬磨平了棱角,失去了生气。
独有那 " 香自苦寒 " 的梅花,虽偏安一隅,却暗香袭人,愈开愈盛,与那苍松翠柏交相呼应。一眼望去,淡淡的黄色点缀着枝头,星星点点,又层叠有序,少了绿叶的衬托,那一抹抹淡黄显得格外亮眼,像极了平镜湖面的粼粼波光。走近它,阵阵清香扑鼻而来,不似桂花那般的浓郁陶醉,却香的令人心旷神怡。金黄剔透的花瓣,配上沁人心脾的幽香,梅花那不畏严寒、舍我其谁的勇气不由得让我肃然起敬。
若有暇,何不来泰伯庙走走,感受一下江南吴地的历史底蕴所在,欣赏一下梅花那 " 凌寒独自开 " 的美丽。
有人说,泰伯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有灵魂的。百年的银杏、百年的黄杨,古老的龙柏、葱郁的杉树,艳丽的月季、交错的藤蔓 …… 他们都不会说话,但他们都在一次次四季的交替轮回间绽放自己的生命,讲述历史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的采编转载于梅里聚焦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