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0-11
深晚荐书|邵仄炯新著《读懂中国画》以独特视角解读五十幅传世名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当你面对一幅传世名画,究竟需要怎样的知识储备,才能够读懂它?近期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的邵仄炯新著《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提供了一种答案。

本书作者邵仄炯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知名画家,作品曾被中华艺术宫、刘海粟美术馆、上海图书馆、苏州美术馆、南京书画院、英国国家图书馆等收藏。2018 年,邵仄炯在喜马拉雅开设了音频节目 " 精讲 50 大中国名画 ",凭借专业到位的讲解与深入浅出的赏析,深获好评,受到无数粉丝的追捧。然而视觉艺术以听觉的形式展示,难免有隔阂与障碍,于是不少听众希望能够将节目内容增加图文汇编成书,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直接感受中国绘画艺术的博大精深,《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便在此基础上增订而成。

《读懂中国画》精选中国历史上的五十幅绘画珍品,分章逐幅精讲。书中讲述的每一件作品,都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名作,涵盖东晋、唐、五代、宋、元、明、清的代表性作品,历经山水花鸟画的兴盛、审美的黄金时代、文人画的崛起、世俗意趣的引入、对西方绘画技法的吸收等关键节点,时间跨度大,艺术风格多样。述及的画家包括顾恺之、孙位、顾闳中、董源、巨然、苏轼、宋徽宗、张择端、赵孟頫、王希孟、董其昌、朱耷、郎世宁等,作品有《洛神赋图》《高逸图》《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枯木怪石图》《瑞鹤图》《清明上河图》《富春山居图》《秋兴八景图》等,可谓中国古代绘画史的 " 全明星阵容 "。

由于邵仄炯本身也是一位画家,《读懂中国画》与如今较为常见的艺术普及类读物颇为不同,并不偏重于解释画中人物或社会生活,不局限于揭示画作的意义,不沉迷于讲述画家的生平八卦,而是回归绘画本身,将每一幅名作放在绘画史的序列中,细察画间充满创造性的笔墨技法与其背后的审美趣味,进而勾勒出由这些作品所推动的中国画的审美进程。

邵仄炯既是画家,也在高校的美术学院任教,有着深厚的艺术理论素养。《读懂中国画》中频繁出现中西艺术的横向比较,比如顾恺之的 " 洛神 " 与西方的 " 女神 ",《五牛图》中正面牛的造型与乌切洛的缩短透视法,董源的淡墨点染与修拉的点彩画,种种精妙的类比视野开阔、腾挪变幻,产生出其不意的趣味,令人耳目一新。

中西绘画的比对与交融,视觉感知与生命体验,技术的创变与时代的想象,对中国式审美的理解与阐发,乃至对作品创作过程的主观假想与推测,这些都是邵仄炯想在新书中表达的。所谓 " 内行看门道 ",也许经过了《读懂中国画》的诸般点拨,读者今后面对一幅名画时,就会知道首先该把目光落在哪里。

《读懂中国画:画家眼中的五十幅传世名作》

邵仄炯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 年 7 月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