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庄剑翔 文 / 摄)9 月 10 日早晨,扬州壁虎大桥被船撞断,约百米长桥面塌入水中。现代快报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
10 月 12 日上午 8 点 05 分,壁虎大桥一侧的山河村村民们终于盼来了大桥通车。9 月 17 日,壁虎河应急救灾钢便桥的建造工作启动。历经不到 1 个月的施工,于 10 月 12 日上午正式通车。
宣布通车后,在开道警车的带领下,山河村村民们分为汽车、电动车和行人三组队伍,有序通过钢便桥。不少村民拿着手机,兴奋地拍摄着钢便桥的各个角落,并要发朋友圈 " 炫耀 " 一番。村民马女士表示,一个月以来,岛上的人都是坐摆渡船来回,大家每天都盼望着横跨壁虎河的桥通车," 我们家里两辆汽车,都开不出来,现在好了,车子能开出来了,接人带东西不成问题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壁虎大桥被撞断后,扬州生态科技新城立即启动紧急预案,迅速组织保供,快速通水通网,并调集船只、物资,派驻人员进行全方位服务,保障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同时迅速启动钢便桥建设,历时不到一月建成通车。该桥位于壁虎大桥原址的上游约 10 米处,桥长与原大桥基本一致,长约 220 米,宽约 8 米,桥面铺设了沥青,承载力 50 吨,相比之前的壁虎大桥,载重能力大幅度提升。
新闻延伸:大桥为何名 " 壁虎 "?
不少网友十分好奇,为何被撞断的大桥名为 " 壁虎大桥 "?12 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了扬州知名文化学者黄继林,他讲述了壁虎大桥名称的由来。
原来,壁虎大桥所谓 " 壁虎 ",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壁虎,而是 " 刻在石壁上的老虎 " 之意。古人治水有个理念,水属阴,虎牛属阳,水上的设施一定要有如虎牛之类的动物 " 镇守 "。
壁虎河原为运盐河西段,属于廖家沟水系,是导淮入江的水道,此处自然少不了 " 镇水神兽 "。河岸边湾头镇有老虎石刻,至今仍保留了半幅,此处水道由此取名为壁虎河。1992 年,横跨壁虎河的大桥建成,以水名取名为壁虎大桥,此前 " 归江十坝 " 之一的壁虎坝也由此得名。
此前报道专题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