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创新的简单重复现象 "" 单位劳动边际报酬的递减 "" 没有发展的增长 "…… 因为内卷能如此恰当地形容我们的生活现状——被迫按照权力结构所设定好的外部指标竞争,所以这一社会学术语,能在当代语境中快速 " 出圈 "。人类学家项飚把内卷形容为 " 陀螺式的死循环 ",背后则是缺乏退出机制的高度一体化的非理性竞争。
花式 " 鸡娃 " 的父母、"996" 的互联网大厂员工、找不到工作的 "985 废物 "…… 总有一种内卷与你有关,而你任何想退出的念头或行动,往往不被社会所包容。也许,是时候好好讨论,如何反内卷,过真正想要的生活了。
浙江大学出版社近期出版的《反内卷:如何对抗集体焦虑与非理性竞争》,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介绍 " 内卷 " 一词的历史,再分析内卷如何演变为如今社会的常用词,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动因。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四条反内卷思路,涉及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教育体制、企业管理、产权限制、阶级固化、社会治理 ……
所谓反内卷,不是让人们消极地退出社会生活,而是鼓励一种不受群体绑架的生活方式,呼吁一个能为人们提供多元化选择的社会,这个社会的成员可以随时离开内卷的游戏,不受他人指责,过上更舒展的生活。
《反内卷:如何对抗集体焦虑与非理性竞争》
黄徽 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10 月出版
深圳晚报记者 刘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