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教育中,不少父母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才做过不久的练习题,题目稍有改变,孩子就不会了;给孩子讲题,发现怎么讲都讲不通?看了很多书,怎么还是写不好作文?
黑格尔曾说:" 逻辑是一切思考的基础 "。面对问题就会转不过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窍门,那么很可能是因为孩子的逻辑能力不够强。
逻辑的本质是正确推理的规律,挖掘到问题点的核心,利用严谨的规则去解决问题。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看清题目的本质与规律,当孩子掌握了系统推导和收纳的方法,就能够拥有多维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部网站提出了加强小学生的逻辑知识教育,将逻辑思维能力纳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未来逻辑学会贯穿在各门课程教学,关注小学生的想象、推理、设计、论证等高阶思维过程,加强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说到 " 逻辑 ",脑海中浮现出的都是晦涩的专业术语、枯燥的概念。不要说孩子了,连大人看起来都头疼。逻辑到底是什么,怎么才能给孩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讲清楚呢?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 金岳霖学术奖 " 获得者、中央财经大学逻辑学教授张立英老师,专门为国内的孩子写了一套逻辑学启蒙书《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
张立英,北京大学逻辑学专业博士,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现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青年龙马学者,北京市逻辑学会副会长。常年从事逻辑学的教学科研工作。个人著作《概称句推理研究》曾获 " 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译著作品有《疯狂的罗素——逻辑学与数学的奇幻之旅》《这是事实吗——用批判性思维评估统计数据和科学信息》等。
《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这套书没有枯燥的长篇大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可爱有趣的漫画故事给孩子们讲述逻辑的概念。提取了逻辑学中最为基础的 10 个概念,让看似枯燥的哲学逻辑学概念,像看动画片一样被轻松学习和掌握,提高孩子的逻辑表达力和自我认知力。
逻辑学到底是什么?逻辑学教授提炼出的十个关键词
逻辑学是人类对世界运行的一种本质的观察和总结,所以作为哲学分支的逻辑学,一直是被隐性忽视的一个基础学科。
但在欧美教育中,逻辑学是小学五门必选课之一。虽然逻辑学不能代替具体的课程知识,但任何课程的学习,都离不开逻辑能力的作用。
张立英老师作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逻辑学教授,从事逻辑学教学多年,有着扎实的专业知识,为了帮助孩子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张立英老师提取了逻辑学中的十个关键词,让孩子用最快的时间搞懂 " 什么是逻辑学 "。
命题、推理、蕴涵、论证、谬误、悖论、与或非、可能世界、简单命题、公理与预设。十个逻辑学的关键词,这些看似学术的名词其实在生活运用中无处不在。
书中就穿插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孩子看得懂也喜欢看,学习知识之余,可以让孩子将学到的知识同步实践应用到生活中。
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点逻辑学
某种意义上讲,作为家长们最关注的数理化学科教育,逻辑学在其中扮演着最为核心关键的作用。一句话来讲,逻辑能力强的孩子,他们其他学科的成就都不会差!
例如,在 " 数学 " 这个科目中,每一个层面的运行规律都可以用一个逻辑体系来表达。
从小学开始学习的基础知识点、线、面、角、圆,都是出自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中的 23 条定义。欧几里得就是通过逻辑学中的演绎推理,推出了许多世人原来不知道的定理,这本《几何原本》也被广泛地认为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教科书。
《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这套书中,张立英教授就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告诉孩子如何建立公理系统,用这种方法加深孩子们对 " 逻辑 " 的理解。
建构公理系统,简单来说,就是从一些公理出发,根据一定的法则,推出一系列的定理。
《给青少年的漫画逻辑学》在介绍什么是公理系统之后,接着就告诉孩子们如何通过公理系统去推理,如何实践得出确证的结论。
" 这是公理系统中的一个证明,(1),(2),(3),(4),(5)标出了证明的步骤,最后一步就是要证的结论。"
" 由于公理都是永真式,分离规则能保证从真前提推出真结论,所以通过这样的的证明得出的定理也都是永真式!"
一旦公理和规则给定,后续能推出的所有定理就都确定了。
可以豪不夸张地说,一切现代的科学都是建立在逻辑体系之上的。掌握这种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从而形成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上升到理性认识,得出原来不知道的知识。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一直被公认为是最严谨的逻辑结构来建立的学科体系,也是逻辑学能从已知推出未知的最明显的例证。牛顿的力学三大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其实也都是运用了这套公理系统,通过证明得到的结论。
培养良好的逻辑学能力,从此学好数理化不是梦。
不仅仅是孩子,家长也需要了解逻辑学
帮助孩子建立独立思考能力同时,家长也能跳出固有思维。其实这套书,还非常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共读。逻辑学在中国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从小没有接受过逻辑学,日常涉及非常少,造成了多数人缺乏基本的逻辑常识,以及大的结构认识。
虽然隔壁家看手机、玩游戏,但视力好着呢,所以视力不需要保护。
在日常生活中下,人会自然而然的依赖某些经验,利用周围的一些例子,得出一个不真实的结论。
因为这个例子有可能只是个例,所以得出结论是不严谨的。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逻辑学的演绎推理、类比等常见的方法,加大对结论的支持程度,才能看清楚事情的全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