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
每当这熟悉的旋律响起
相信每个中国人
都会难掩心中激动
不由自主地跟着唱起来
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是如何诞生的?
词作者的创作灵感
源于第一次见到长江的感受
这首《我的祖国》
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
当时,电影拍摄接近尾声
导演沙蒙觉得还缺少一首歌曲
于是邀请著名词作家乔羽
来到长春写歌词
由于没有灵感
乔羽在长春待了半个月
一直没有动笔
直到某天乔羽外出散步
来到一个小河边
联想到了自己
第一次见到长江时的景象
于是第一句歌词
" 一条大河波浪宽 "
就这样创作了出来
" 一条大河 " 为什么
不直接点出是 " 长江 "
当写完整首歌词后
乔羽将其拿给沙蒙导演看
沙蒙导演非常满意
但提出了一个问题
一条大河唱的是长江
这句歌词为什么不叫
" 万里长江波浪宽 " 呢?
这不是显得气势更加宏大吗?
乔羽回答
长江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但见过长江的人必定是少数
而" 一条大河 "却不同
每个人家乡都有一条
属于我们自己的母亲河
因此当听到这首旋律
唱起这首歌曲时
就会唤醒我们每一个人
对童年的记忆
对乡土、对祖国的记忆
《我的祖国》就这样
用最简单、最生活化的语言
打透了人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成为了我们永恒的旋律
编辑丨孙悦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来源丨央视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