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18
快快评丨滤镜景点的坑,小红书的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近日,# 我再也不相信小红书了 # 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昨天,小红书回应滤镜景点问题表示:真诚道歉,鼓励发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滤镜景点这事早在国庆长假一结束就有网友愤懑吐槽了,但小红书正式道歉,还是第一次。

所谓滤镜景点,简单地说,就是以过度滤镜的方式,对景点照片进行美化。你一看,哇,简直美轮美奂,到实地一看,就会发出惨叫:" 就这?"

这实际上是花式作妖的另一种方式。

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就开始玩相机,也熟知滤镜的运用。说老实话,那时候用滤镜是出于对提高照片质量的意识。通过滤镜抓取的景色,确实要明艳一些,但那时候的摄影爱好者,多没有以此糊弄受众的意思,更没有想以此把谁骗到某个景点去。

但如今不同了,很多人用 " 仙照 " 为所谓的网红景点宣传,把驴友的心撩拨得不要不要的。正如小红书所言,部分用户分享的大部分都属于旅拍美图,但由于分享者没有明确标明是摄影作品,被作为旅行指南使用。

这事往小了说,是夸张,往大了说是欺骗。

把景点拍得好看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把一个荒野小水域拍出 " 马尔代夫 " 的感觉,这就过分了。

对有些人来说,有了强大的滤镜技术,把东施拍成南施、北施、西施都不在话下。这可能是好玩心理使然,也可能是有利益驱动在起作用,总之这么做不厚道,甚至有点缺德。用一张 " 作妖 " 的照片替自己涨了粉,为 " 景点 " 吸引了人气,你是得到了 " 成就感 ",可你想过那些拉着行李箱千里迢迢追景人的感受吗?

这些始作俑者,为 " 照骗 " 赋予了新的内涵。" 照骗 " 再也不只是 " 人面相映 " 时的伪饰与遮掩,更是对 " 中国地理 " 的色彩干预。

可如果没有滤镜,你还能骗得了我吗?

小红书表示将尝试推出踩坑榜产品。这是好事。但只要没有惩治手段,就依然会有人被 " 照骗 " 带歪。因此,平台方面应该往深处想一想。此外,旅游爱好者如何擦亮双眼,看透滤镜景点的真相,也值得思索。这恐怕需要知情网友的揭露,而且是接力式的。

现代快报评论员 贰拾柒号

(编辑 邵倩倩)

相关标签

小红书 马尔代夫 地理 网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