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7 日上午,在湖北省黄石体育馆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毽球比赛上,来自深圳市罗湖区莲南小学的教师罗攀和搭档杨泽涛经过奋力拼搏,勇夺群众比赛毽球项目男子双人组冠军。这是毽球项目首次登上全运会的舞台,也是罗攀在全运会的首秀,这枚特别的金牌为罗攀的毽球生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罗攀(左一)与队友杨泽涛获得群众比赛毽球项目男子双人组冠军。
与毽球、深圳的不解之缘
说起罗攀的毽球生涯,始终绕不开深圳。祖籍江西的罗攀从小随父母来到深圳读书、生活,在小学时开始接触、学习毽球。2017 年从天津体育学院毕业后,又回到深圳任体育教师,组建莲南小学校毽球队。
" 毽球一直是我最热爱的运动项目。" 谈及与毽球的初次邂逅,罗攀坦言,一切都是出于好奇。
罗攀的母校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小学是广东省毽球传统特色学校,在一次体育课上,罗攀第一次听说了毽球运动。初了解后,他感受到这项运动的魅力所在," 毽球集羽毛球的场地、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于一体,是一种既考验团队协作,又充满趣味性的运动。" 于是,罗攀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项运动。
毽球不仅给予了罗攀充实的小学时光,还为他的小升初带来了转机——小升初时罗攀考试失误,面临无校可上的困境,正是罗攀的毽球教练文创科暗中引荐,他才可以顺利进入宝安西乡中学。因此,他不仅对教练充满感激之情,也对毽球更加热爱。
但罗攀的毽球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发育比较晚,罗攀小时候身材并不像其他运动员般高大,受体型限制," 在初三之前,我连个替补都不是 "。高中阶段,罗攀来到深圳市第二实验学校这所如今的全国毽球示范性学校借读一年,私下勤学苦练,也愿意花心思研究毽球技术,才慢慢地用技术弥补身高,从替补变成了主力,并在高二那年拿下了自己第一个世界冠军——法国国际毽球公开赛单人、双人和团体三项冠军,从此开启了所向披靡的毽球大赛征战之路。
2013 年开始,罗攀在多个国际、全国毽球赛事中获得优异成绩,与师弟杨泽涛搭档拿下 2013 年全国青少年毽球锦标赛三人赛冠军;2015 年获得第八届世界毽球锦标赛男子三人赛冠军;2019 年获得第十届世界毽球锦标赛男子双人赛冠军 ……
回首过往的荣誉,罗攀并不自满,他认为自己获得的成就离不开每个阶段的教练指导和支持。
" 玻璃 " 身体," 钢铁 " 意志
本届全运会的毽球比赛原定在 8 月 9 日,罗攀和搭档杨泽涛于 7 月前往广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7 月 25 日前往武汉进行第二阶段的适应性集训。原计划在武汉集训后可以直接前往赛场,但由于种种原因,比赛被迫延期,并要求所有运动员于 8 月 1 日回省,这对罗攀在内的所有省外运动员而言,都是一个非常不利的消息。
集训戛然而止,罗攀和搭档杨泽涛又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忙碌的工作。当他们再次集训时,距离正式比赛已不到一周了。中秋节假期,罗攀二人放弃休假,进行了最后三天的集训,便奔赴赛场。
事实上,罗攀对此次比赛并不是很自信,一方面是训练时间不充裕,对比赛场地也不够熟悉;另一方面是他自身状态的因素," 脚踝淤血、右脚趾头骨裂、左大腿拉伤、胯关节劳损 …… 下半身都是运动伤!" 罗攀无奈地说。因为处处是伤,罗攀还被朋友取名 " 玻璃攀 ",但钢铁般的意志让罗攀带着伤痛一直坚持训练直至结束比赛。
回忆起在全运会的 5 场比赛中,让罗攀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决赛,而是与湖北队对战的半决赛," 他们是全国三甲队伍,也是今年夺冠的热门,压力很大。"
但罗攀对自己也充满信心,毕竟是世锦赛的冠军," 赛前我和杨泽涛分析了湖北队的比赛数据,通过找他们的短板制定我们的对战策略,我们认为还是有机会的。"
进入比赛,开局并不顺利,罗攀和杨泽涛以 12:15 三分之差输掉了第一局。但比分落后并没有让罗攀二人气馁,反而对早前定下的对战策略更有信心了,二人迅速调整状态,克服对场地的不适应,抓住对方短板,以 15:12 赢下了第二局。第三局,罗攀二人再接再厉,但湖北队咬得非常紧,局分十分胶着,最终以两分之差险胜湖北队。" 很多观众都说这是提前上演了决赛,非常有看点,我也很荣幸能给大家带来一场值得一看的比赛。"
半决赛的逆转取胜给罗攀和杨泽涛很大的信心,最终决赛以 2:0 战胜了北京队,夺下了毽球男子双人项目在全运会上的首金。
" 小手拉大手 " 推动毽球发展
比赛结束,罗攀回到莲南小学,继续他的教育事业。他认为,他首先是一名教师,然后才是为校、区、市、省争光的运动员。
" 虽然毽球起源于中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竞技毽球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广泛普及,直到 1984 年,国家体委才正式将毽球列为体育比赛项目,特别是如今毽球还属于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管理,没有国家职业队伍。包括在这次全运会上,毽球被列为群众比赛,而不是竞技比赛。" 罗攀说,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将毽球运动推广到全市、全省,让毽球也能像乒乓球、羽毛球一样走进群众的运动生活中。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罗攀首先在校园内普及毽球,希望通过 " 小手拉大手 " 的方式将毽球在罗湖区乃至深圳市推广起来。幸运的是,罗攀所在的莲南小学非常重视体育教育,正如校长冯永所说," 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更好地学习、更好地做其他事情。"
目前,由罗攀为主教练的莲南小学校毽球队共有 50 名队员,在罗攀的带领下,队员在每个上学日都会进行 40 分钟的早晨训练、90 分钟的放学后训练,每周六以及寒暑假期间前半个月的每天都会进行 6 个小时训练。在建队第二年,莲南小学校毽球队就荣获深圳市中小学毽球锦标赛小学男子乙组三人赛冠军;2021 年在深圳市中小学毽球锦标赛小学男子甲组个人计数赛中,校毽球队的何熠堃与刘天渝一举夺得冠亚军,创下了一分钟踢毽球 121 下的优异成绩,罗攀兴奋地说," 这是连我都要很努力才能踢到的个数!"
让罗攀开心的不仅是校毽球队每年取得的佳绩,还有孩子身上的变化," 身体素质提高了,很少生病,而且都非常积极向上,富有激情,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 "。四(一)班的林予欣平时是一个娇嫩的女娃娃,但一碰到毽球就变成了 " 小师傅 ",不仅主动在练习时 " 传帮带 " 低年级的队员,更是放出豪言要超过老师," 我才不怕输,总有一天我会踢得比罗老师还好!" 四(二)班的黄柏钦也表示,罗老师是一位有趣也有实力的好老师," 每到放假不训练的时候,我都会很想念罗老师。"
今年,在罗攀中学教练蔡金玉的推荐下,罗攀成为深圳市毽球协会的副秘书长,他也能在推广毽球运动这条道路上更加大展拳脚," 我们会进入深圳各个区的学校推广毽球运动,同时让专业教练走进社区科学地指导群众开展毽球活动。把群众基础打起来之后,我们才能组织更多的毽球比赛和活动,把毽球推广到更多的省市乃至全国。" 罗攀说," 我想让国家体育总局看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能发展地很好,如果之后能有政策支持,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可以顺利地走进大学,在高校里也开展起更多的毽球比赛,这样我国的毽球氛围就能更好了。"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实习生 谭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