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白内障发病率达 80%,而老花眼在 52 岁时的发病率就已接近 100%,也就是说超八成 60 岁以上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困扰。为针对性解决老年人普遍存在的老花眼 + 白内障问题,10 月 20 日,爱尔眼科老花白内障门诊在沈阳正式发布,该门诊旨在进一步推动精准就医、精准诊疗,在节约患者就医成本和时间的同时,充分利用爱尔眼科学科、技术、专家及跨国连锁优势,为广大老年眼病患者提供更具精准性的诊疗服务,在解决白内障问题的同时,也一并解决老花眼问题,让老年人也能享有高清视觉,拥抱高品质晚年生活。
研究显示,良好的视力,是人们独立、积极生活的一个关键因素,老年人生活质量评分均值随着视力损害的加重越来越低,并且视力损害不管是轻度还是中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是显著存在的。大多数视力损害的老年人都有日常活动困难的经历,不管是读书看报、使用电子产品、出行、甚至是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较差的视力会降低老年人生活中各种姿势的稳定性,大大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风险。据相关数据统计,65 岁以上老人 30% 曾有跌倒经历,80 岁以上老人 40% 至 50% 曾有跌倒经历,视力下降、视物模糊是老年人跌倒的重要身体因素之一。同时,视力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妨碍老年人的社会活动,出现或加剧抑郁症、社交孤独症。
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统计,我国 60 至 89 岁人群白内障发病率约为 80%,而 90 岁以上人群白内障发病率高达 90% 以上;而老花眼通常在 38 岁左右出现,发病高峰是在 42-44 岁,几乎所有患者在 52 岁时都会出现老花眼症状,发病率接近 100%。目前,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有 2.6 亿人。据此估算,在我国有超过 2 亿的老年人正在遭受老花眼和白内障的双重侵袭及其造成的视力损害所带来的种种不便。
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常委、爱尔眼科医院集团白内障学组组长张劲松教授指出,老花眼和老年性白内障大多属于人体机能老化引起。老花眼主要是晶状体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收缩能力降低,发生近距离阅读或工作困难的现象。而白内障主要是晶状体发生混浊,出现视物模糊、重影、畏光、眩光等症状。"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视力损害都是可以避免或治疗的,比如白内障和老花眼,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来解决,重新拥有清晰视力,畅享老年生活。"
今年 67 岁的张阿姨是一位退休教师,由于她既有高度近视又有老花眼,为了满足自己的用眼需求,她需要随身携带多副眼镜。年纪大了患上白内障之后她的视力状态更是每况愈下,渐渐发展到光线昏暗条件下连楼梯也看不清了。爱尔眼科辽宁省区副总院长周衍文为张阿姨个性化定制了适合她眼部情况的老花白内障手术,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还解决了老花眼、近视问题,术后不论是闲时看远处风景、还是平时侍弄花草,又或者在家看电视、读报,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再也不用频繁换眼镜,也能享受清晰世界。
国际调研机构益普索发布的报告显示,48% 的受访者对老花镜有抵触情绪,86% 受访者愿意通过其他手段治疗、矫正老花眼,超过 90% 的受访者希望能够脱镜获得高质量的视觉,更方便地进行日常生活社交。数字时代让新时代下的中老年人对视力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不仅要看得见、更要看得清,还要摆脱带镜困扰。
周衍文院长指出,老年人并不是只要做了白内障手术就可以摆脱眼镜。" 我们有 3 种不同距离的视力,第一种是远距离视力,比如开车或看电视时。第二种是中距离的视力,比如使用电脑时。第三种是近距离视力,比如看书或看手机时。以上需求传统白内障手术可能无法全部解决,目前先进的老花白内障手术在解决患者白内障问题的同时,还可以解决患者的老花问题,帮助老年人拥有远中近全程清晰视力并实现脱镜愿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白内障手术正在不断迭代,从之前的传统防盲白内障手术发展到了现在的屈光性白内障手术,包括针对不同患者需求设计的老花白内障手术、散光白内障手术、高度近视白内障手术等,针对性的解决患者的眼部问题,让老年人手术后不再仅仅只是 " 看得见 ",更要实现 " 看得清 "" 看得好 "" 看得舒适 "。
周衍文院长介绍,老花白内障手术可以同时解决老花和白内障这两种视觉困扰,已经逐渐成为了更多中国患者的选择。老花白内障手术不仅将混浊的晶状体摘除替换,还能通过手术恢复或重塑眼睛良好的屈光状态,在排除白内障致盲风险的基础上,一并帮患者解决老花等屈光性问题,实现术后远中近都能看清的全视程视力。而飞秒激光技术的应用,彻底改变了白内障手术长久以来要用刀的传统方式,为手术安全、术后恢复都提供了更多保障。
据悉,此次爱尔眼科将在全国 12 城同步启动老花白内障门诊,并逐渐扩展至 200 城。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通讯员 彭梦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