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简介:陈军平,1958 年出生,广东梅州丰顺县人,中共党员。1976 年入伍,在步兵第三七三教导团后勤处担任运输助理员,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战场上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退伍后,转业到地方,后到深圳工作。2020 年疫情期间,他成为抗疫志愿者,被深圳市南山区评为优秀防疫志愿者、志愿服务 " 先进个人 "。
陈军平出生于军人世家,受长辈的影响,他从小就对铁血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感、对绿色军营充满着向往和热爱。1976 年,年满 18 岁的陈军平入伍,实现了他自幼便立下的献身军营的志向和理想。陈军平被分配到原驻宝安县部队,从此与深圳结下不解之缘。彼时的深圳还只是一个边陲小镇,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但多亏了这些磨难,培养了陈军平不畏险阻、艰苦奋斗的精神。1978 年 8 月,陈军平光荣入党。
陈军平服役时期照片
▲陈军平服役时期与战友合影
战场舍生忘死荣立三等功
1979 年,面对越南挑衅,中国打响对越自卫反击战,陈军平随部队前往广西参加了三个月的备战训练。1979 年 2 月 17 日早上 6 点 40 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越南全线发起总攻。
陈军平是部队后勤处负责运输物资的驾驶员,车队的首要任务是将弹药、补给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前线,再将伤员及烈士遗体从前线带回祖国。
1979 年 2 月 19 日,在通往越南高平前线的公路上,车声隆隆、尘土飞扬,陈军平在排长的带领下,驾驶着满载弹药和物资的车辆,与一辆辆急驶的坦克、一队队满副武装的军人,汇流成一条长龙,奔向对越反击战的各个战场。
回忆起初上战场的心情,陈军平说," 说不怕那是假的!但是面对侵略者的挑衅,我们早已义愤填膺,一心只想驱逐越军,保家卫国!" 在那种氛围下,没有人想退缩,大家都做好为了祖国随时牺牲的准备。
很快,陈军平驾驶着运输车来到中越边境水口关东北方向的越方谷芳地区附近,此时解放军正与越军守敌激战,弹药运输最终目的是支援公路前方进攻三丫口独立石山的部队。由于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公路两侧出现了很多火力点,还有数辆被敌军击毁的坦克和汽车,它们燃烧着挡在通往目标战场的路上。
" 这条路是唯一一条通往目的地的路,我们作为先头部队,如果不及时开路通过,不仅耽误前线弹药补给,还影响后方部队的行进,延误战机。" 陈军平当机立断,在排长的指挥下,躲避敌机扫射,开足马力冲出敌军的火力圈,从旁边的稻田绕过去,顺利将弹药和补给送到目的地。
鉴于陈军平在战场上舍生忘死运输弹药的英勇表现,后勤处将他的事迹材料上报。3 月底,陈军平被授予个人三等功。
疫情防控有召必回 战场转移仍当先锋
1987 年,陈军平转业至家乡的税务局工作。三年后,为支援深圳建设,陈军平来到深圳市南山物资供应公司成为一名业务员,不仅负责运输货运,也要负责货物销售。尽管离开部队多年,陈军平依然按照军人作风要求自己,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都能做到不挑剔、服从指挥、服从大局。
陈军平说,当过兵的人身上都有一种无形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会使得每一位军人养成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正如对越反击自卫战场上,他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名战友,如今,退休后的陈军平积极为社区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热衷于志愿服务,加入南山区退役军人红星志愿服务队,为辖区内特殊群体和需要帮助的居民提供志愿公益服务。
2020 年开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举国上下的心。大年初三,陈军平就回到社区,自愿加入到抗疫队伍中,并发动社区其他退伍军人发挥余热,一天三班倒地坚守在社区卡口,劝导居民做好防护,对进出行人与车辆做详细登记,同时对进入社区的物品进行消杀。
在疫情防控最吃紧的关头,陈军平坚守岗位,不曾退缩,坚持以自身行动带动小区人员提升群防群控意识、积极配合抗击疫情工作。他说:" 我是一名军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这个时刻是考验我们对祖国忠诚的时刻,当初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现在就更要冲锋在前!"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从 2020 年起,陈军平获得南山区颁发的年度南山区志愿服务 " 先进个人 " 荣誉称号、南山区优秀防疫志愿者奖章、" 退伍不褪色,红星耀南山 " 百日公益活动 " 先进个人 " 荣誉称号等,他也骄傲地说,他的义工时长早就超过了 700 小时。陈军平说," 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自己能活着就已无比幸福。我发自内心地为社会做奉献,因为我为我们的国家感到自豪和骄傲!"
每一位中国军人的骨子里,都具有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强烈的归属感。陈军平说," 身为军人,不单要在军营、战场建功,回到社会,也要永葆军人本色,时刻彰显着军人冲锋在前、勇担重担的姿态。" 对于新一批即将回归社会的退伍军人们,他寄语道:退伍只是战场的转移,真正的军人,即使脱下军装,依然会保持军人的信念和勇敢,希望他们也和自己一样,积极投身于社区发展治理的各项工作,继续书写南山退役军人新风采。
▲陈军平近照
深圳晚报记者 李娴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