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合作大计,共创美好未来。10 月 21 日下午,由镇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的 2021 年镇江(深圳)招商推介会成功举行,17 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 165.8 亿元。镇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曙海见证签约并致辞。
徐曙海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项目的成功签约表示祝贺,向关心支持镇江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他表示,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用短短四十年时间,书写了一座现代化城市崛起的奇迹。镇江历史上是长江下游第一个通商口岸,也是由江入海的第一个商埠,血脉里流淌着开放和创新的激情。这次来到深圳,就是进一步连接两地要素资源,更好学习深圳、接轨深圳。
会上,徐曙海引用三句古诗向与会嘉宾深情推介镇江。诗意江南的镇江——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镇江因水而兴、因山而名,积淀了深远厚重的城市底蕴。镇江不仅是人们创业的圆梦舞台,更是人们生活的幸福家园;崇文重教的镇江—— "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今天的镇江求贤若渴,把人才看得比什么都重,年初发布了人才 " 镇兴 " 计划,倾一城之诚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成就梦想、未来可期的镇江—— "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今天的镇江生机勃发,是一方创新创业的发展热土,是一片潜力无限的机遇蓝海。
致辞最后,徐曙海表示会把 " 镇江保障 " 筑得坚实有力,让企业和人才无忧发展、无往不利,并热忱欢迎大家到镇江走走看看,投资创业兴业。
据介绍,会上签约的 17 个项目中,10 亿元以上的项目 4 个、外资项目 6 个,都是围绕镇江 " 四群八链 " 产业发展方向。其中,半数以上项目投资方是所在领域细分市场领先企业,绝大多数投资方是首次投资镇江。
镇江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分别推介镇江投资环境、" 九大片区 " 规划,以及产业载体发展情况。华为中国区政企云副总裁赵峰,深圳华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义合控股执行董事徐军民,美的置业集团副总裁兼沪苏皖区域总经理蔡建中等嘉宾作交流发言。
从 10 月 18 日至 21 日,徐曙海带队走访了华为、华大、星河等深圳企业,以及广东江苏商会等机构,有针对性地开展客商对接,与深圳企业家共叙商情、促进合作、谋求共赢。
镇江市副市长胡宗元、潘早云,市政府秘书长马国进出席会议。来自深圳及周边城市的企业家 120 多人参加会议。
【推荐阅读】
镇江市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 " 十 " 字交汇处,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是长三角重要的港口、工贸和风景旅游城市。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生态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总面积 384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321 万。
清新秀丽、生态优良。镇江素有 " 城市山林 " 之称,全市有 235 座山体,河流 63 条,林木覆盖率达 25%,城区绿化覆盖率达 42.3%,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低碳建设试点城市。亦有 " 大江风貌 " 的独特韵味,金山、焦山、北固山、茅山等蜚声世界。西津渡古街、三国铁瓮城、南朝陵墓石刻、梦溪园旧址、焦山碑林、伯先路近代建筑群等,以厚重的历史和人文之美久负盛名。
▲镇江北固山
底蕴丰厚、人文荟萃。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超过 3000 年,是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镇江人杰地灵,许多风流人物在这里留下来不朽的佳话。" 刘备招亲 "" 水漫金山 " 等传说故事广为流传,《抱朴子》《肘后备急方》《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铁云藏龟》《马氏文通》等,都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传世名著。拥有 8 所普通高校和 6 所中职学校,在校生 10 万余人,城市创新力列全国第 18 位。
交通便捷、资源丰富。镇江处于上海都市圈和南京都市圈交汇处,6 条铁路和 6 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1 小时到上海、4 小时到北京。拥有江苏最长的长江深水岸线,2020 年港口吞吐量 3.6 亿吨。镇江境内有横亘绵延的宁镇山脉和茅山山脉,物种多样,矿藏丰富。宝华山自然保护区 2000 余亩,其中仅被子植物的种数就达欧洲的 1/4。1932 年在这里发现的宝华玉兰,是全球绝无仅有的珍贵品种。长江里的中华鲟、江豚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经济发达、社会和谐。镇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 镇江很有前途 " 的谆谆嘱托,紧紧围绕 " 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 " 城市定位," 一体、两翼、三带、多片区 " 总体布局,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市 " 一号战略 ",以 " 跑起来 " 的奋进姿态,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努力争得更大城市荣光。
今年以来,镇江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激情奔跑、奋勇争先,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恢复、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389.9 亿元,同比增长 13.9%,增幅位列全省第 5,两年平均增长 7.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68.6 亿元、增长 6.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 30498 元、16285 元,增长 12.5%、14.8%。
深圳晚报记者 周婉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