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0-22
53年接续传递爱,南京火车站“158”雷锋服务站提供暖心服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 这是第一代劳模李慧娟,她今年已经 70 多岁了,这是第二代劳模孙燕光,今年 60 多岁了。还有第三代、第四代 ……" 近日," 时代楷模 " ——江苏南京火车站 "158" 雷锋服务站的乘务员们来到 " 百年征程 初心永恒——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 " 参观,在一张摄于 2015 年的照片前,他们久久驻足。

△参观展览

"158" 谐音 " 义务帮 "。"158" 雷锋服务站,是由江苏南京火车站 21 名职工组成的,专门为老、弱、病、残、幼、孕等有困难的旅客提供义务服务的班组,在全国铁路系统是第一家。始建于 1968 年南京站建站之初,最早是由全国劳模李慧娟带头成立的学雷锋小组。

△时代楷模——南京站 "158" 雷锋服务站

1986 年,铁道部劳模孙燕光制造了一辆平板车,率领职工专门帮年迈、残疾旅客拉行李,送站上车,被旅客们亲切称为 " 雷锋车 " 车组。2000 年,南京站党委决定,专门成立一个班组,为旅客提供志愿服务,并命名为 "158" 雷锋服务站。

从第一代李惠娟,到第二代孙燕光、第三代施凤英,再到 80 后、90 后为代表的第四代 158 雷锋服务站的客运值班员黄吉莉、马晶,赵亚兰等,"158" 走过了五十三载。多年来,先后有 131 人在这个学雷锋岗位上工作过,3000 多名职工参与过义务服务,累计帮助老、弱、幼、病、残、孕等困难旅客 100 多万人次。

在展厅里,看着四代 "158" 乘务员的合影,如今的 "158" 雷锋服务站客运值班员、党支部书记黄吉莉感慨万千。她说:" 只要在这个岗位,所有人就一直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优质服务。"

他们在南京站学雷锋活动中帮助的旅客不计其数。施凤英、黄吉莉为发生意外、囊中空空的伤残老人买票、买吃的;钱明洁、刘惠与身患绝症的姑娘交朋友,为她买票、捐款;孙燕光放弃休息,送安徽的女童回家 ……

1987 年出生的马晶在 2009 年加入 "158" 雷锋服务站,她对铁路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离开部队后便转身投入铁路工作。2013 年春运期间,马晶接到一名神情紧张的男性旅客的求助。他的妻子在洗手间里好久没有出来,电话也总接不通,因此希望马晶能帮忙去看看情况。马晶看到孕妇已经倒在地上,刚刚出生的婴儿在一旁哇哇啼哭。" 天太冷了,我赶紧脱下外套裹住他们,喊人来帮忙,没过多久,120 急救车便将母子二人送往医院。" 这份爱心一直延续着,孩子的一家赶来致谢,孩子也取名为 " 宁福 "," 宁 " 指南京," 福 " 则代表着福气。

像这样的暖心事件几乎每天都要上演。就在参观的前一天,1993 年出生的赵亚兰,还帮助了一名 90 多岁的老人。老人来自扬州宝应,要去北京,赵亚兰帮他在手机买票,并将老人送上车。

今年 59 岁的施凤英也来到现场,她说:" 希望年轻一代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雷锋精神一直传承下去。" 对此,90 后赵亚兰告诉记者,铁路在发展,老百姓对出行的要求也在提升,这同样时刻提醒着年轻一代,要把服务做得更好,要把爱心传递下去。

(编辑 邵倩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