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0-22
来南沙东涌叹乡村旅游,文明新风助力乡村振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 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是‘ 10 字文明礼貌用语’,也是小朋友们在平日里最经常、也最容易用到的礼貌用语。" 近日,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 " 叹乡村旅游 · 树文明新风 " 主题实践活动在东涌镇马克生态园举办。来自广州 20 组亲子家庭齐聚在此,学礼仪、共同宣读《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体验特色主题活动。

" 平时生活里,你只有尊重他人,才会收获他人的尊重。" 活动中,广州市人事局继续教育培训师资库讲师郑亚应邀做文明旅游主题演讲,向小朋友们分享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时的一些礼仪礼节,如何在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做到文明。郑亚表示,所有礼仪的核心在与尊重,体现在言行举止、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主持人带领下,小朋友们共同宣读《中国公民文明旅游公约》,表明做文明公民、文明旅游的态度和决心。

东涌镇创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活动在以 " 叹乡村旅游 · 树文明新风 " 为主题的基础上,还结合了乡村旅游部分内容,通过设置 " 学农助农 " 等活动环节,充分展现东涌镇乡村振兴工作成果,积极倡导文明旅游新风尚。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小朋友和家长一起亲手 DIY 草帽,在草帽上画下自己关于大自然、粮食、耕种的理解。在水稻科普展览现场,小朋友们详细了解了水稻从种植到收成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割水稻、打稻谷的有关要点、技巧。" 反手抓住稻谷、离泥土一个拳头的高度处割下去、稻谷要斜着打、记得换一面打。"

稻田里,小朋友们热情高涨、干劲满满,而部分家长们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为孩子们一一介绍水稻的生长、习性,传统农具的使用、特点以及割稻的要领、技巧。不少家长还亲自下场,手把手教学。小朋友们带着好奇的眼神,跟着家长的介绍、步骤,一步步操作,由生疏到熟练,体验了一把农耕以及收获的喜悦。

" 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每年都有个‘农忙假’,专门放假让我们回家里帮忙收稻谷。所以现在看到这片稻田,其实很有熟悉感。" 家长姚先生说道。现场的他一边打着稻谷,一边将打稻谷的技巧、要点告诉自己的女儿。在他看来,只有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一把割稻、打稻谷,吃点苦受点累,才能真正地感受到每一粒米都来之不易,学会 "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的真谛。" 这不只是一场活动,也是一次教育。"

采写:新快报记者朱清海

相关标签

乡村振兴 中国公民 教学 广州 师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