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庐阳区厚植为民情怀,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全力绘就幸福城区的民生底色。10 月 22 日,由区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 潮涌长三角 奋进看庐阳 " 长三角融媒体庐阳行采访活动继续进行,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的十多家媒体的 30 多名记者,来到合肥主城庐阳,感受我区在教育、医疗、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创新举措。
全面建设智慧社区
百姓办事更方便
采访团一行首站来到三孝口街道,了解智慧社区建设情况。" 只要打开手机里智慧庐阳 app,就可以实时查看辖区范围内的各种情况。" 三孝口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负责人胡义宏介绍,网格员巡查信息时看到有人在小区乱堆放垃圾,就会及时赶到处置。
据悉,三孝口街道搭建了智慧社区网格服务管理平台,按照三级网格管理,分设 6 个大网格,21 个中网格,75 个小网格,将城市管理、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社会事务、群众工作、安全生产、经济工作、退役军人服务等各项工作纳入网格服务管理。记者看到,通过智慧平台一次点击进入各类系统平台后,可以及时处理和下派各行业领域为民服务工作。网格员可以用智慧社区 APP 采集更新所有平台内信息,进行系统整合。
2019 年起,庐阳区在三孝口街道智慧社区建设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区范围内全面启动 " 城市大脑 " 智慧庐阳建设,通过将各业务部门系统分层整合、集中管理,统一组织架构,实现电脑端一键登录,手机端 APP 嵌入集成,打造全区统一的业务办公入口、数据资源共享利用入口。
优质均衡
办老百姓满意教育
作为合肥义务教育的 " 压舱石 "、安徽基础教育的高地和风向标,庐阳区是全省唯一连续四次获评 " 安徽省教育强区 ",也是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当天,采访团就来到合肥百年名校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采访,了解南小在教育均衡、特色教育等方面的办学成就。
据南门小学森林城校区执行校长何炜介绍,早在 1995 年开始,南门小学就一直坚持在周五下午放弃文化课程的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类课—— " 星期五课堂 "。自主课堂培育了大批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与当下的 " 双减 " 不谋而合。" 全校所有的孩子都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来参与。" 何炜介绍,在 " 星期五课堂 " 的基础上,学校又开始创设特色班级,形成 " 一班一品 "。
南门小学是庐阳区教育事业的一个缩影。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周宗华告诉记者,庐阳区全力推进辖区适龄幼儿入 " 就近园 "" 放心园 "" 优质园 ",在实现老城区公办园全覆盖、区域内普惠园全覆盖的 " 三园两覆盖 " 目标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学位设置,拓展办园惠及面。目前,辖区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已达 87.23%,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 54.17%。
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同时,庐阳区全力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周宗华表示," 辖区 18 个教育集团持续发挥带头作用,南门小学、45 中等名校不断深化优质资源共享模式;实行‘ 5+2 ’模式,推进校园‘三点半’课后服务工作品质提升,每年安排专项预算保障辖区中小学校的课后服务个性课程或普惠托管;严格执行 " 十不得 " 要求,落实国家‘五项管理’‘双减’政策。"
打造智慧社区医院
为庐阳百姓健康护航
主治医生点开智医助理系统简单输入患者主诉和现病史,系统自动显示推荐诊断、推荐检查、推荐药品 …… 在庐阳区双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双岗中心),智医助理 " 晓医 " 吸引了采访团的驻足围观。
" 这几年,我们中心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致力建设一个现代化互联网 + 模式下的智慧社区医院。" 该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胡静云告诉记者,为加强智慧医疗建设,2018 年,双岗中心在安徽省率先试点使用科大讯飞智医助理 " 晓医 " 辅助诊疗,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的效率。
该智医系统可以通过医学知识检索、智能辅助诊疗和大数据推荐的核心功能,结合患者病情信息实现智能诊断和相似病历的推荐,同时能给医生提供最新的医学信息。为打造智慧社区医院,该中心还在全省试点人工智能可穿戴血压计。自试点以来,辖区高血压居民控制率已经从 60% 降到 40%。" 胡静云说道。
近年来,庐阳区通过不断推进优质医疗服务资源下沉直达基层的 " 最后一百米 ",将智慧医疗服务送进百姓家中。创新搭建家庭医生 " 粉丝签约 "" 病种签约 "" 健康银行 " 服务等载体,实现首诊在基层,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
探索嵌入式养老机构
打通老人 " 养老圈 " 和 " 生活圈 "
" 我老伴走路不方便,在这能做一些健康理疗,离家又近,我不放心她自己在这就过来陪着了。" 在四里河街道四河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中心乐年长者之家,89 岁的退伍老兵马永祥正陪着 82 岁的老伴王秀英做远红外足膝养生仓理疗。夫妇二人在这个开在家附近的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居住半年有余,在这既能安心养病,又能享受心理关爱、法律援助、安全防护等定制服务。嵌入式养老服务打通了老人 " 养老圈 " 和 " 生活圈 "。
" 我们探索实施的‘嵌入式’养老机构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街道提供场地、社区补充服务、机构专业功能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融合街道、社区、机构、社工、志愿者等多方资源,满足为社区及周边老人。" 四河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社区拿出近一半的办公面积打造 " 机构 + 社区 + 居家 " 的养老服务综合体,为社区老人提供托养、康复、助餐、助浴等养老服务。同时还将服务拓展延伸,以 1500 米为服务半径,辐射周边 3-5 个小区,通过一键呼叫设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等,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服务,满足老年人养老不离家的情感需求。
作为合肥市中心城区,庐阳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 17.5%,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并逐渐向深度老龄化发展。面对老年人口密集、养老用房紧缺的现状,我区创新发展社区 " 嵌入式 "、智慧化养老服务,有效弥补短板,精准对接需求,不断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
庐阳区党群服务中心
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当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庐阳区党群服务中心采访,该服务中心总面积 2000 平方米,是全省首个区级党史学习教育馆、全省首个党务实训馆和全省首个 24 小时党群服务驿站,着力建设成为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采访团一行参观了党史学习教育馆、党务实训馆、党建展示馆、智慧党建指导中心等处,了解了 " 溯党史 · 述庐阳 "、VR 沉浸式体验、" 新时代 · 新榜样 " 等主题板块。据区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王旭介绍,党群服务中心自今年 3 月开馆以来,围绕服务民生、服务基层、服务大局,聚焦党建引领、党务实训、党性教育、党群服务四大功能,常态化组织开展 " 开讲啦 " 书记沙龙、" 名师来了 " 公益讲座、党务工作者轮训等活动。同时,通过智慧党建指导中心,实现与全区所有党群服务阵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 中心在建设、运行、管理过程中,积极联动民政以及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合力打造社会治理学院、职工之家、巾帼驿站、科技创新实验室等,开展公益红娘、3D 打印、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 该负责人表示,前不久 " 庐阳区党群服务中心 " 小程序也正式上线,为向广大党员群众和非公企业提供更加全面便捷的服务,实现全区各级党群服务阵地的互联互通、无缝对接。
淮河路步行街主街改造完工
打造成江淮国际名街
3D 裸眼大屏效果逼真,呼之欲出引发阵阵惊叹;撮造山巷的各类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10 月 22 日下午,采访团来到合肥的城市标志——淮河路步行街。
步行街两旁建筑多是现代风格,新设的 " 庐阳之窗 " 裸眼 3D 屏炫酷无比。在时尚的背后,李鸿章故居、段家祠堂等老建筑为街区增加了浓浓古韵。撮造山巷、北油坊巷、勤劳巷的改造提升,赋予每栋建筑独特的个性和样貌,成为市民 " 逛、吃、买 " 的又一新去处。
2020 年 7 月,淮河路步行街作为安徽省唯一入选全国第二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名单。在整体规划上,对标韩国明洞大街、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南京夫子庙等知名商业街区,通过改造提升实现街区环境更优美、商业更繁华、业态更丰富、街区更智慧、管理更规范,将淮河路步行街打造为最人文、最人气、最时尚、最智慧的江淮国际名街。
区老城保护更新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华舒介绍,整个街区分东、中、西三个片区推进项目建设,同步对街区范围内 38 条巷道进行改造,目前已完成鼓楼巷、天街、寿春四至六巷 16 条巷道改造。同时,实施寿春路下穿工程,联动逍遥津公园,全面改造提升公园设施、景观,建立 " 园街相映,商旅融合 " 格局。
" 东片区于 2020 年 8 月启动改造,改造范围 11.7 公顷,包含主街和背街区域的建筑立面、地面铺装、景观绿化、功能设施综合改造,其中主街已经于 9 月底完工。" 华舒表示,2021 年 3 月启动中片区改造,范围为 26.7 公顷;正在谋划西片区整体规划,包含市政府原办公区、绿都商城等改造,打造城市会客厅。
升级改造彰显文化内涵
逍遥津公园焕新重启
临近淮河路步行街,有一座合肥市开园时间最长、历史最悠久的景区——逍遥津公园,曾入选 " 合肥十景 "" 合肥新十景 " 和 " 合肥庐阳区十大网红打卡地 ",是合肥三大名胜古迹之一,也是合肥市最重要的文化和城市地标之一。当天下午,采访团成员深入升级改造后的逍遥津公园,感受水清岸绿的生态美景下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瞻仰张辽塑像,参观记忆长廊,欣赏古韵悠长的 " 逍遥八景 ",焕然重启后的逍遥津公园给长三角融媒体采访团最大的感受就是文化味比较浓厚。" 此次逍遥津升级改造,全力提升了公园的品质和品位,彰显文化内涵,构建了三国文化串联的黄金文脉游览轴,最大限度做好保护与传承,强化三国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 逍遥津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周健告诉记者,此次的逍遥津公园综合提升不仅仅是一次整体的修缮,也是在原有的古典园林基础上对公园整体景观、功能、品味和人文内涵的再提升。
周健介绍,如公园的蘧庄曾是清朝文化名流雅聚场所,这次的提升改造邀请苏州、安徽古建园林工匠共聚雕琢,打造了一方古色古香的露天戏园—— " 蘧庄听音 "。还定期举办戏曲演出将众多戏剧爱好者吸引进蘧庄,京剧、庐剧、小武戏、黄梅戏轮番上演。后期,蘧庄将引进专业院团,持续上演 " 蘧庄听音 "。
从盛夏到金秋,升级改造后的逍遥津公园自重新开园三个月以来,已吸引数百万市民及外地游客前来 " 打卡 "。
通讯员 何晓珺 庐小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