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由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微创与皮肤分会微针专业委员会指导、远信集团旗下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 "2021 中国新医美 · 再生医美高峰论坛 " 日前举办,大会特设主会场行业高峰论坛、皮肤医学分论坛、新媒体与运营分论坛 3 大主题论坛,邀请了 30 多名跨界领袖及行业大咖,聚焦行业热门议题,放眼国际新医美,预测行业新趋势,挖掘变革新机遇,推进管理改革升级,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就共建中国新医美进行了跨维度探讨和前瞻性展望。行业发展,标准先行。会上,由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利教授共同牵头、26 位权威医美专家联合编撰的《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微针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备受医美行业人士关注。
微针治疗可增强治疗美容效果,有三大主要适应症
微针团体标准起草人、中华医学会医学与美学分会候任主委杨蓉娅教授介绍,微针治疗是利用细微针状器械在皮肤浅层进行物理性机械性穿刺,形成数以千计的微损伤,刺激自身愈合修复级联反应,重塑组织结构,从而获得预期治疗或美容效果的医疗技术;微针治疗过程中可同时伴随同步或分步药物或功效性成分的递送,提高其透皮吸收效率,增强治疗或美容效果。
微针团体标准起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主任医师程飚指出,微针疗法能诱导皮肤胶原蛋白新生和组织重建,配合功效性产品的使用,对皱纹、皮肤松弛、细纹、衰老型毛孔粗大、斑点等皮肤衰老问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多次疗程效果更好。
微针治疗在皮肤科和整形美容科应用广泛,其适应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皮肤衰老和亚健康状态,如皮肤松弛、皱纹、暗沉、毛孔粗大、敏感性皮肤等;二是损容性皮肤病,如黄褐斑、炎症后色素沉着、寻常痤疮(粉刺、痤疮后红斑、痤疮后色素沉着、痤疮后瘢痕等)、玫瑰痤疮、激素依赖性皮炎、脱发(雄激素性秃发、斑秃等);三是各类原因引起的皮肤萎缩纹(妊娠纹、膨胀纹)、萎缩性 / 增生性瘢痕,如烧伤后瘢痕以及术后或外伤后瘢痕等。
" 微针治疗还可以联合如激光、光子、化学焕肤、肉毒素或玻尿酸注射等其他医疗技术联合治疗,还具有协同效应,能提高治疗的安全性、缩短停工期、增强治疗或美容效果等优点,联合治疗方案是现实生活中许多求美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案。" 微针团体标准起草人、云南华美美莱美容医院院长李大铁称。
从业人员水平参差、缺少操作规范 …… 微针团体标准应运而生
" 微针治疗是目前主流轻医美项目之一,因其疗效显著、休工期短、安全性高、性价比高等优势而深受广大求美者的喜爱。" 杨蓉娅教授指出,然而,目前微针治疗从业人员规范化培训时间较短,缺少统一的治疗操作规范监管系统,大多数从业人员依据自身学习基础和治疗经验进行操作,导致微针治疗行业从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微针治疗这一轻医美技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部分医患对其信心不足,不利于微针治疗行业的正常、有序和良性发展。
微针团体标准起草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赖维教授对记者表示,《微针治疗操作规范团体标准》是在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支持和指导下,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广州远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国内皮肤科和整形美容科权威专家和医疗美容行业杰出代表共同起草制定的规范微针治疗操作的团体标准。其中规范了微针治疗的定义、分类,操作流程及并发症处理等临床操作,明确了医疗机构、指导和操作人员的资格以及使用产品的要求,很大程度提高微针治疗从业人员的信心和水平。
微针团体标准起草人、中整协标委会主委刘玮教授,微针团标的制定直接填补了微针治疗行业缺少有力规范系统,这一行业监管困难的空白,帮助从业人员明确微针治疗定义和操作流程、规范操作过程配合使用的产品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提高从业人员的操作信心和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提高微针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重建消费者信心,促进微针治疗行业有序发展。" 微针团标的制定,符合医美行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患者的治疗和美容需求,符合经济社会和服务行业良好发展的需求,将有效引导微针治疗行业的正向发展,造福广大有治疗和求美需求的消费者。"
采写:新快报记者 梁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