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 月 25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亚伟,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黄伟林,黄埔区委书记陈勇,黄埔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陆小荣,黄埔区政府党组书记、代理区长冼银崧,黄埔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李雪枝 , 广州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李鸿文等领导应邀出席大会。
黄埔区政协主席邓少敏代表政协第一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黄埔区政协副主席陈少初代表政协第一届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
据悉,六年来,黄埔区一届政协共提出提案 684 件,经审查立案 565 件,立案率为 82.6%。在立案提案中,委员提案 400 件,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区政协各专门委员会等集体提案 165 件。目前,565 件立案提案已全部办理完毕。这些提案选题准确,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反映了黄埔区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凝聚了政协委员履职尽责的智慧和担当,为推动黄埔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协商主业
以 " 高言值 " 展政协担当
六年来,黄埔区政协不断加强对专门协商机构性质定位的实践把握,构建立体式协商格局,增加协商密度,丰富协商形式,用 " 高言值 " 展现政协担当。
一方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健全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以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等为重点的立体式协商格局,切实增强协商建言的成效。各次全体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 " 一府两院 " 工作报告、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等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提交大会发言材料 150 余份。在常委会议上,常委们围绕 " 十三五 " 和 " 十四五 " 规划的编制和落实、实体经济发展、营商环境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协商,与黄埔区委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商对策。专门委员会就该区科技企业发展、工业企业转型、基础教育建设等热点问题,通过座谈、专题会等形式与部门开展对口协商,推动部门密切与界别群众的联系,有效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另一方面,将协商触角深入基层,在区内 17 个街(镇)和 63 个社区、6 条村建立了政协委员联络站,覆盖住区的全国、省、市政协委员以及区全体政协委员,打通履职为民的 " 最后一公里 "。据悉,设立联络站以来,黄埔区政协共开展履职活动 183 次,参与委员达 679 人次,接待群众 1622 人次,收集问题意见 538 条,促进了一批民生问题的解决。
为了协商成果更快落地见效,黄埔区政协以制度建设推动协商成果不断深化,推动制定党委、政府部门与政协各工作部门对口联系和协商制度,做好协商 " 后半篇文章 ",扩大重点提案领导督办范围,严格落实区领导领衔督办,政协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重点督办,以及 " 回头看 " 督办等各层次的督办工作,推动政协协商开花结果。
瞄准高质量发展
培育市区两级提案 700 余件
民有所盼,我有所为。六年来,黄埔区政协立足全局议大事,深入一线谋发展,努力打造一批选题精准、思路新颖、建议可行的参政议政精品,有效发挥智囊团作用。六年来共培育市区两级提案 700 余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100 余篇,形成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数千条。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建言主线,黄埔区政协紧扣黄埔区 " 湾区 +"" 四区四中心 " 发展格局战略部署,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和视察调研活动:提出 " 增加知识城知识含量 " 等重点提案,有效推动知识城总体发展规划落地实施;聚焦科学城 " 五年大变化 ",形成 "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 " 等调研成果;助力黄埔港规划建设,提出 " 打造广州 CBD 升级版 " 等建议措施;推动生物岛加速集聚高端生物医药研发资源,形成 " 发挥生物岛聚集优势 ""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 等大会发言材料、提案、政治协商建议案 10 余份;深化 " 推动穗港智造特别合作区建设 "" 促进我区与港澳规则对接 " 等调研成果,形成 30 余条建议,为推进 " 一区一园 " 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经济和民生一直是黄埔区政协关注的两大重点。
六年来,黄埔区政协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提案共 143 件,占 25.3%。其中,《关于加大力度支持黄埔区、广州开发区争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建议》,入选市政协全会界别座谈会重点发言。
民生类提案则占据了六成之多,包括城市建设与管理方面 162 件,占 28.7%,教科文卫体方面 181 件,占 32%。黄埔区政协围绕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古迹保护等重点工作开展全员集中视察,广泛听取民情民意,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其中,围绕高标准建设广州海事博物馆、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集中管辖、生物医药企业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工作、落实中小学校医配备、长洲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及地铁线路规划建设等问题提出市政协提案建议,分别入选市领导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市民生实事协商座谈会、市政协专委会集体提案。
在过去六年里,黄埔区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创造性地提出 " 订单式提案 " 和 " 系列提案办理联合面商会 ",促进了提案办理落地落实。一届政协期间,共征集提案 " 订单 " 线索 220 多条,以问题为导向,发挥政协界别优势,结合提案订单内容所涉及领域,精准培育高质量提案。
扩大团结联谊 " 朋友圈 "
汇聚创造 " 黄埔奇迹 " 的磅礴力量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有一道由广大政协委员组成的独特风景线。他们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在各条战线上积极投身疫情阻击战,主动捐款捐物 1000 余万元,在大战大考中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委员的使命和担当。
六年来,黄埔区政协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组织功能,加强同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各界人士的沟通联络,不断拓展团结联谊工作半径,努力画出最大同心圆,形成强大向心力。
黄埔区政协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独特优势和平台作用,积极宣传黄埔经济建设成就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扩大团结联谊 " 朋友圈 "。委员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发挥各自的优势,主动担任黄埔区机关效能评议员、营商环境观察员,积极参加调研、视察、协商以及公益慈善活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协商建言,共提交大会发言材料 100 余篇,提案 300 余件,撰写理论文章 80 余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凝聚起强大的智慧和力量。
小康路上,黄埔区政协倾情倾力,尽锐出战,合力攻坚。深入清远市阳山县新圩村开展精准扶贫,开发产业扶贫新路径,助力新圩村实现全面脱贫目标,黄埔区政协办驻新圩村工作队被省授予 " 脱贫攻坚突出集体贡献奖 ";积极参与帮扶贵州、西藏、新疆等地区扶贫项目,搭建产业扶贫致富桥梁。六年来,黄埔区政协协调各方力量总计投入扶贫资金 1200 余万元,各类爱心捐款超 1100 万元,政协委员帮扶联系贫困人员 3000 余名,带动创业和就业人数近 2000 人。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应华 通讯员 徐洁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