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0-25
深晚报道|深圳律师王鸣剑深入黔藏,播洒法治阳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2 年,深圳市律师协会开始组织律师参与 "1+1" 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其中 2017-2021 年,深圳律师共计 28 人次参加 "1+1" 法援行动,足迹遍及全国 33 个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他们分赴湖南、广西、内蒙古、青海、西藏等省(自治区)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切实维护当地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促进当地政府依法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深圳律师王鸣剑就是其中之一,她曾深入黔藏踏上法援之路,播撒法治阳光。

1990 年,王鸣剑从西南政法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法律工作。三十多年的锻炼让她对法律业务处理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8 年 7 月,受其他参加过 "1+1" 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以下简称 "1+1" 法援志愿活动)的律师影响,感动于法援律师的事迹和故事,王鸣剑毅然投入 "1+1" 法援志愿者活动,寻找法律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深入贵州,跨省为贫困户讨回工伤赔偿款

王鸣剑在贵州援助期间,有一件事让她印象深刻。在广东中山打工的石某霞,因工伤与老板签订了赔偿协议,当时老板支付了一小部分赔偿金,石某霞就回到贵州务农了,之后老板按期支付了两个月后就以各种理由不再支付。若要维权,石某霞必须往返中山与贵州,还要请律师,可作为贫困户,这些费用她承受不起。

在了解到当地有法律援助律师后,石某霞哭着找到王鸣剑。她通过电话与中山法院沟通,采用邮递申请支付令的法律手段,在三个月内帮助石某霞拿到全部应得的赔偿款。拿到执行款的石某霞激动之余,向王鸣剑律师和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送上锦旗。

踏上西藏,助 30 多位工人追回 " 辛苦钱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西藏的神秘一直让很多人向往,在好奇心与挑战自我的驱使下,王鸣剑萌生了去西藏的想法。

林芝市朗县地广人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当地人热情好客,但此前全县没有一个律师,想找律师必须要到几百公里外,正值法治政府建设的关键时期,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在逐渐增强,公共法律服务的需求激增。王鸣剑来到林芝朗县后,在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环境的情况下,主动下一线实地开展法律咨询,极大满足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

当时,当地有一个铁路项目工地,老板以工程质量差为由,想辞退刚叫来的三十多个工人。这些工人刚来 20 多天,大多来自东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区。工人们要求老板赔偿误工费、伙食费、来回路费并结清工资,大约 15 万元。然而,老板不愿满足这些要求,双方僵持不下,工人们便在工地闹事,扬言要去堵隧道,阻挠新来的工人施工。

王鸣剑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用不同方言跟工人拉近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并根据工人的诉求一一分析,与东北、贵州、云南等地工头和老板分别摆事实、讲法律。在六个小时的沟通调解下,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一致意见,老板当场支付工人 9 万元。

情法理相结合,为民化矛盾解纠纷

西藏人口少,群众有矛盾纠纷,王鸣剑都会晓之以法,动之以情进行调解,每一次群众的握手言和都令她开心和满足。

2019 年 8 月初,王鸣剑接待了当事人易某。据了解,易某的儿子在朗县某企业工作,同年 3 月外出工作途中遇交通事故死亡,易某要求企业对死者进行工伤认定,给予工伤待遇,企业老板却避而不见。

在案件了解过程中,王鸣剑得知死者是易某唯一的孩子,且易某早年离婚独自带着孩子,没有再婚,孩子的离去对其打击很大,而企业老板与易某是同村的。基于以上信息,王鸣剑对易某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对企业老板进行法律宣传和讲解。

在长达一个月情理法相结合的劝导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结束后,双方当事人均向朗县法律援助中心及王鸣剑赠送锦旗以表达感激之情。

护航朗县经济发展,心系教育公益事业

在林芝市朗县工作的一年中,王鸣剑多次从海拔 3200 米的县城跑到海拔 5200 米的乡镇进行法律宣讲,积极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法治宣传,发挥援藏党员律师的先锋模范作用。

除了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王鸣剑还参与担任朗县村居法律顾问和县政府法律顾问,为政府各单位审查合同、办法、文件等 150 余份,为县委县政府和村居委依法行政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

在朗县政府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的情况下,王鸣剑积极发挥法律专业优势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在朗县招商引资对工字弄水电站升级改造中,王鸣剑对原有合同进行审查,理顺公司股权关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助朗县政府避免经济损失 3000 余万元。

工作之余,王鸣剑还不忘支助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援藏期间,王鸣剑发动、号召全所律师参与公益事业,2019 年 11 月,资助革命老区江西于都的三贯小学,解决了全校学生上学饮水问题。2020 年 4 月,捐赠口罩及额温枪给西藏朗县教育局,用于全县中小学开学后的新冠防疫,用实际行动支持朗县的复工复课。

三年办理案件一百多起,避免经济损失 3000 余万元

" 法律援助是对打不起官司的困难群体进行的援助,我们做的事很平凡,但就是在这些平凡中的点滴让法治的阳光温暖着民心。" 王鸣剑说。

今年 7 月,王鸣剑律师第 4 次报名参与 "1+1" 法援志愿活动,这次服务地是新疆温泉县。提到为何多次参加 "1+1" 法援志愿活动,王鸣剑表示:" 国家需要我这样的志愿者,人民群众需要我这样的志愿者,我做的工作有价值。"

作为 "1+1" 法援律师,截至目前,王鸣剑办理了一百多起案件,为上千人次提供法律咨询,开展 30 多场法治讲座和宣传,为群众代写法律文书 300 多份,为政府审查文件及合同 300 余份,参与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 5 起,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达 800 余万元,为政府避免经济损失 3000 余万元。

对于这些成绩,王鸣剑淡然处之,表示会全力为边缘地区的困难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也会影响和带动更多的年轻律师,履行社会责任,参加法援志愿服务,让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壮大。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翁任莹

相关标签

贵州 西藏 志愿者 中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