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 " 方案 ")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未来,番禺区将打造成为广东省大数据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瓶颈的问题。
背景:
4 家广州企业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
2019 年,经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6 部门下发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拟试点建设首批 20 个左右产教融合城市。2020 年,《广东省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印发,明确支持广州试点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城市并组织开展省级试点。
今年 7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了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名单、试点城市名单,广州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南方电网、南方航空、白云电器、广州数控等 4 家广州企业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根据国家、省的试点要求,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起草《广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8 月 24 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0 月 19 日经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
布局:
" 一轴三区多支点 ",打造三个产教融合集聚区
方案指出,依托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广州产教融合发展轴,打造北部、中部、南部三个产教融合集聚区,依托价值创新园区等打造产教融合发展的多支点格局,构建 " 一轴三区多支点 " 产教融合发展空间布局,到 2025 年,建设培养 10 个以上具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400 家以上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成立足国家中心城市、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融合示范城市,形成国内产教融合改革、政策 " 双高地 ",打造试点城市 " 广州标杆 "。
项目:
将番禺区打造成为广东省大数据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随之而来的,是一批产教融合集聚发展工程。方案提出,依托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广州科技教育城、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广州花都(国际)汽车产业基地及周边资源打造北部产教融合聚集区。
依托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及周边资源打造中部产教融合聚集区。
依托南沙科学城、明珠科学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及周边资源打造南部产教融合聚集区,辐射带动全市产教融合园区建设。
发挥广州大学城的优势,推进大数据产业园和数据中心建设,搭建数据交易平台,通过市场化商业方式提升数据融合、价值发现、增值变现与数据应用的能力,提高数据在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应用水平,将番禺区打造成为广东省大数据产业产教融合示范基地,解决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产业人才瓶颈的问题。
案例:
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来学校亲自培训
每年毕业季,许多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而奔波。但罗浩西却没这个烦恼,他提前接受了心仪企业的培训,并成功入职。
" 对目前的工作,我很满意,一是学有所用,专业比较对口,二是待遇还不低,亲人也很支持。" 这个夏天,罗浩西成为一名铁路工作者。23 岁的他,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正式成为了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 ( 以下简称广铁集团 ) 的铁路信号工。
据悉,深度产教融合模式,让罗浩西从中受益。2020 年下半年,广铁集团进校招聘定向培训班,读大三的罗浩西报了名,并如愿进入了定向培训班。今年 3 月底,他顺利通过验收考核。如今,他已正式入职,非常满意这份工作。负责就业的吴迪老师说,学生们有机会到大型集团跟岗实习提升实操能力。" 等他们毕业时,自然比其他学生更有竞争力。"
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未必比企业了解。产教融合模式让更多的企业走入学校,成为学生的校外老师。广州铁职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李助军介绍,该院与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工业机器人专业、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认证等方式,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组建教学团队进行教学。
产业学院的学生第 1、2 年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和进行专项技能训练,最后 1 年在 " 产业学院 " 以 " 师带徒 " 的形式进行跟岗和顶岗实习。产业学院培养的毕业生有的选择留在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工作,也有的选择了其他制造公司。
" 今年,广州铁职院 2021 届学生总人数 3086 人,应落实毕业去向人数 3081 人,截止至 2021 年 8 月 30 日,已落实毕业去向人数 3060 人,毕业去向落实率高达 99.32%," 广州铁职院党委书记张竹筠说。
采写:新快报记者王彤 通讯员穗发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