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亭谜雾》看了吗?
随着国产悬疑探案剧越做越好
许多悬疑探案迷们过足了瘾
说到这儿
文脉君不禁想起了
民国时期在苏州生活、工作的侦探小说家——程小青
《江苏地方文化史 · 苏州卷》中这样记载
" 中国文学史上,向来有公案小说的身影
但将探案小说推向高峰
则非有着‘中国柯南 • 道尔’之称的程小青莫属。"
《江苏地方文化史 · 苏州卷》
王卫平 主编
江苏人民出版社
01
成为侦探大师第一步:从粉丝到译者
1893 年,在上海南市区淘沙场的贫民窟里,程小青呱呱坠地,他的到来对这个清贫的家庭而言,可谓是喜忧参半。
10 岁那年,程小青的父亲不幸病故,母亲只能靠着做针线活养活他和年幼的妹妹。生活难以为继,又何谈读书与梦想呢?程小青只得被迫辍学,以稚嫩的臂膀扛起 " 养家之人 " 的重责,来到了上海亨达利钟表店当学徒。
程小青
工作之余,程小青每日自学古书、翻阅小说新作,他还利用夜晚的休息时间去外国人开设的夜校学习英文。
这年程小青 12 岁,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一天,他偶然翻开了他人节译的《福尔摩斯探案集》,大喜过望,在此之前他从未想过小说原来还能这么写。
这天他读得忘我,用废寝忘食形容也不为过。这时的他还不知道,这次阅读竟会改变他的一生。
书读得多了,程小青萌生了自己写作的想法,18 岁时他将自己的处女作寄到了《小说月报》,虽然没能发表,但他却受到了主编恽铁樵的赏识,这让他备受鼓舞。
恽铁樵
彼时还是言情小说的天下,程小青最初也是沿着这一方向努力,创作和翻译了一些言情小说,没成想,一次 " 失恋 " 却意外促成了这个年轻人转向了侦探小说的世界。
这时程小青正与富家千金江黛云打得火热,你侬我侬,可江的父亲却看不上这个出身贫民窟的穷小子,拆散了这对苦命鸳鸯。失恋后的程小青心灰意冷,彻底与言情小说说了拜拜,转身投向了侦探小说的创作和翻译工作中。
此后,他与周瘦鹃一同合作翻译了自己偶像柯南 · 道尔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
周瘦鹃
作为当时风靡一时、最有名的侦探小说,程、周等人用文言文翻译的版本十分畅销,到抗日战争前就已经再版二十次。而后,他还以白话文的形式翻译了《福尔摩斯探案集》,比起上一版本更为畅销火热。
02
成为侦探大师第二步:" 喜欢你就要成为你 "
追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或许就是程小青这样,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柯南 · 道尔迷弟,变成了有着 " 中国柯南 · 道尔 " 之誉的侦探小说家。
柯南 · 道尔
程小青可以算是全球最励志的柯南 · 道尔粉丝之一,他曾在《论侦探小说》一文中写道," 笔者曾译过一部《世界名家侦探小说集》,可以略略窥见侦探小说的作风和体裁的演进的史迹。内中要算柯南 · 道尔的努力最大,成功最伟。他的福尔摩斯探案,自从 1887 年第一篇《血字的研究》出版以后,先后创作了长短六十篇之多,侦探小说的名目也因此而得到了更普遍的认识和更确立的成立。所以我们就说柯南 · 道尔集了侦探小说的大成,也不为过。"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程小青对柯南 · 道尔以及他创造的福尔摩斯这一人物的推崇热爱。喜欢他便要成为他,程小青心中有一枚 12 岁时便种下的种子,他要成为 " 中国柯南 · 道尔 "。
1915 年,受聘为外语教师教吴语后,程小青便带着全家人迁至苏州,也是在这里,他进一步开启了自己的 " 霍桑探案宇宙 "。
程小青故居内景
来苏州的前一年,霍桑第一次出现在了大众视野中。当时,上海《新闻报》副刊 " 快活林 " 主编严独鹤发表一篇征文告示,限在两千字之内。
程小青应征投稿,写了一篇名为《灯光人影》的文章,小说主角是一个的私人侦探,叫 " 霍森 "。发表时," 霍森 " 却意外变成了 " 霍桑 "。程小青担心在报纸登更正消息很是麻烦,便作罢。此后,霍桑代替霍森成了程小青笔下的主人公。
1919 年,程小青首次发表了以私家侦探霍桑为主角的小说《江南燕》,火遍大江南北。程小青笔下的霍桑出身贫寒,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过人的胆识与智慧,侦探技能更是了得,面世后,便成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
此后,程小青笔耕不缀,陆续写作了七八十部以霍桑为主角的侦探小说,后集结成了《霍桑探案》一书。其实,从《霍桑探案》中大家不难看出《福尔摩斯探案集》的影子。比如福尔摩斯和华生是一对非常默契的搭档,在《霍桑探案》中,他也设计了霍桑与包朗这样一对搭档。
但在社会背景的选择上,他却把目光放在了他最熟悉的、也是观众最熟悉的社会事件和凶杀案件的侦破上。
正因为此,这本书成了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传世之作,程小青也被称作 " 中国柯南 · 道尔 ",称他笔下的霍桑为 " 东方的福尔摩斯 "。
而霍桑也几乎成了程小青的别称。这天,程小青骑自行车去看电影,散场后,他走到门口怎么找都找不到自己的车了,他暗自想道:" 嗐!自行车被偷了,可真是倒霉。" 程小青本打算认栽,可接下来的事让他彻底咽不下这口气了。
被偷车的事传出去后,有人在报纸上挖苦程小青,说 " 大名鼎鼎的‘霍桑’自行车被偷了,这不是如同小鬼捉弄专门捉鬼的钟馗一样可笑吗?" 程小青读了文章后,气不打一处来,秉着 " 不争馒头争口气 " 的理念,他踏上了漫漫寻车路。
此后他天天在影院附近转悠,终于从一家修车铺中,发现他车上的一块车瓦挡泥板,由此顺藤摸瓜,找到了小偷。小偷见来人不是警察,本想狡赖,旁人告诉他,这就是大名鼎鼎的 " 霍桑 ",那小偷才赶忙认错,连称有眼无珠。
03
成为侦探大师第三步:跨界电影圈
程小青因看电影丢了自行车倒也不稀奇,因为他的爱好除了侦探小说,还有电影。
爱啥干啥,这件事在程小青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纵观他的一生,电影创作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程小青发表于 1919 年的《江南燕》,同年即被搬上银幕,由于题材新颖、情节曲折迷人,加上由名演员郑君里担纲主演,当即取得轰动效应。
1926 年,他的小说《母之心》,由陈趾青改编成电影剧本,国光影片公司摄制,商务印书馆活动影戏部出品,杨小仲导演,邬丽珠、汪福庆、沈化影等主演。由此,程小青正式踏入电影圈。
电影《母之心》
之后他便开始为多家电影公司编写剧本,曾与明星影片公司、国华影业公司等合作。多年间,他尝试过改编自己的小说、改编他人的小说,以及编写原创剧本,获得了观众和业界的首肯,而这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电影事业的热爱。
提起 " 公园电影院 ",想必一些苏州人并不陌生,这是苏州第一家电影院。而它便是由程小青和徐碧波等在 1927 年创办的。他们开设电影院的初衷是为优秀的国产影片提供放映的平台,这一点在他们的放映片单中得到了印证。
开院之日,他们放映了由大中华公司摄制的《同居之爱》,并请来该片主演韩云珍到场剪彩,在苏州城轰动一时。
由于他们自己从事电影编剧工作,能较好地揣摩观众心理,因此他们在选片上能符合大众的审美,公园电影院的生意一直不错,受到了一批又一批观众的好评。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郑文静 李艺蘅 / 文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