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10 月 26 日上午,广州市黄埔区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科学城会议中心开幕。黄埔区代理区长冼银崧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韧度:GDP 增速每年提高 1 个百分点,进入全国百强区前八
冼银崧在报告中回顾了区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黄埔区的发展成就。一组数据凸显了六年来黄埔区的经济韧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从 2016 年的 5.6% 提升到 2019 年的 8.6%,增速每年提高 1 个百分点,2020 年克服疫情影响逆势增长 4.1%,2021 年上半年增长 16.1%,近三年增速高于全国、全省、全市。
不仅如此,黄埔区的经济能级也迈上一个新台阶。2020 年黄埔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 3600 亿元,进入全国百强区前八,规上工业总产值超 8000 亿元、工业实力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前三,财税总收入连续 4 年超千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 7000 亿元,综合实力进位至全国经开区第二,5 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经开区第一。
势能:全区常住人口增五成,本科人口比重增长近一倍
过去六年,黄埔区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形成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新势能。越来越多大院大所前来 " 安家 "。该区构建 "1+1+3+N" 科创平台集群,广州实验室、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磅落地,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航空轮胎动力学大科学装置、慧眼大设施工全面启动建设,13 个中科院项目以及新黄埔中医药联合创新研究院、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等高端科研机构集聚发展,打响 " 黄埔实验室 " 品牌。
越来越多 " 最强大脑 " 在此汇聚。该区引进了钟南山、张伯礼等院士 103 名,集聚高层次人才 1152 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列。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区常住人口增长 52.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增长近一倍,创新创业创造 " 到黄埔去 " 的人才虹吸效应持续增强。
越来越实的民生幸福温暖人心。172 条新建道路、87 所新办学校、12 家新建改扩建医院、360 公里新建绿道 …… 过去六年,黄埔区用心用情解决群众 " 急难愁盼 " 问题,大幅提升民生福祉,让黄埔成为 " 最具幸福感 " 的现代化湾区新城。
从南到北,黄埔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创建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广东首条国家登山健身步道,获批全市首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新增学位超 7.5 万个、医疗床位 1887 张,养老床位增长超 3 倍,为随迁子女提供公办学位数稳居全市第一。
启航:" 十四五 " 期间实施 " 四个万亿 ",上市企业达到 100 家
大会提出黄埔区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 左右。未来五年,黄埔区将汇聚形成立足广州、辐射湾区、示范全国的战略科技力量。该区将加快筹建黄埔大学,实现广州交通大学招生办学,推动新加坡国立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区创新发展;加大科技研发财政支持力度,确保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 6%;将着力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100 家,创建 "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 " 创新示范区;将建设大湾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到 2025 年上市企业达到 100 家。
黄埔区将大力实施 " 万亿制造 "" 万亿国资 "" 万亿固投 "" 万亿商品 " 计划,全力打造经济发展最强区。" 十四五 " 期间具体目标包括:到 2025 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突破 1500 家,工业总产值超 1.4 万亿元;实现国资管理规模超 1 万亿元,区属国企控股上市公司累计达到 10 家以上;" 十四五 " 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 1 万亿元;商品销售总额达到 1.5 万亿元,成为广州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战略支点。
未来五年,黄埔区将持续推进营商环境改革 " 头号工程 ",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综合授权,推动知识城纳入放宽市场准入国家试点,加快推进知识城条例省级立法,创建生物岛国家生物医药政策创新试验区。深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争取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永久落户。全面深化知识城中新二期合作,推动知识城、鱼珠片区纳入广东自贸区广州联动发展区范畴,打造全球企业在华投资首选地和中国企业 " 走出去 " 的桥头堡。
新篇: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区,提升初小幼公办比例
黄埔区将制定实施 " 城市更新 3.0" 创新政策,以内涵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活力,年均完成城市更新固定资产投资 500 亿元,累计新增产业载体超 1500 万平方米。
"30 分钟可达市内主要节点、1 小时通达大湾区主要城市 ",黄埔区将加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未来五年,该区将推动黄埔高铁站、知识城高铁站落地建设,建成地铁 7 号线二期、5 号线东延段;向西打通黄埔东路快速化改造二期、港前路二期等主要通道,向南建成鱼珠隧道,启动建设沙鱼洲隧道、化龙 - 西区过江通道,向东推进知识大道建设、广汕公路快速化改造、东江大桥改扩建等工程,向北打通机场第二高速、从埔高速、永九快速、东部快速。
未来五年,黄埔区将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实践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提升初、小、幼学校公办比例,建成华师附中、湖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等优质学校,新增公办学位 6.5 万个以上,落实教育 " 双减 " 政策。打造中大附属第一医院脑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区属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新增医疗床位 5000 张。
文图:新快报记者李应华 通讯员 曾妮 范敏玲 贾自豪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