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7 日,正值世界作业治疗日,由龙岗区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 " 龙岗妇幼 ")儿童康复科举办的首届儿童康复辅助器具设计大赛获奖名单新鲜出炉," 构音训练图谱 "" 多感官功能组学步车 "" 辅助爬行康复装置 " 分获一二三等奖。未来,这些创意和发明或能在康复治疗中推广,为医护人员的工作添一份力量,为患儿的康复加一道保障。
据介绍,康复辅助器具(以下简称 " 辅具 ")是指能帮助功能障碍者克服功能障碍的任何产品。大赛历经初选、现场答辩和 6600 余人网络评选三个阶段,推动了治疗师将工作难题转换为创意成果的热情和动手能力,同时响应了绿色环保与节能低碳、运用 " 互联网 +" 思维为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持的理念。参赛者们积极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业态、新价值模式为儿童康复及妇幼健康领域服务。
答辩现场,入围复赛的 8 组主创人员轮流对作品进行讲解,竞争十分激烈。脑洞大开的辅具设计各具特色,有集视听觉统合训练于一体的百变感知地毯,有通过趣味画面来突出每个音节具体发音位置和方式的构音训练组套,有多感官刺激玩具和日常生活模拟活动二合一的多感官功能组合学步车 ……
▲入围复赛的选手现场答辩。
▲多感官功能组合学步车模型。
每一件原创的辅具设计作品,既是奇思妙想的结晶,又具有实用功能,参赛者从解决临床工作中的问题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功能上考虑患者的康复训练,创新性地解决患儿在日常生活中的痛点。评委们在肯定设计作品的同时,也提出了专业且具有 " 落地性 " 的疑问和建议,如实际操作、安全性等问题,并对辅具的改良提供了宝贵的建议,为辅具大赛带动产学研的发展助力。
据悉,这些巧思精工、创新实用的辅具设计均来自龙岗妇幼的作业治疗师。作为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业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通过感觉统合作业治疗、精细动作手眼协调训练、认知活动训练、日常活动能力训练、辅助器具和适宜技术运用等方面的康复治疗,作业治疗可以协助伤残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或提高躯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适应能力及功能。
▲作业治疗师杨净引导小朋友做进食训练。
比赛是起点,而创新创意之路无终点。龙岗妇幼相关负责人表示,龙岗妇幼康复人将始终坚持在临床中知患者之所需,为患者制作、提供具有实用性的个性化辅具,也将不惧事无巨细的琐事,重拾生活的缩影,辛勤耕耘,默默守护,帮助更多患儿生活得更美好。
深圳晚报记者 程文丽 通讯员 黎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