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28 日,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新闻发布会在市民中心举行。记者在会上获悉,本届读书月以 " 打开一个新视界 " 为年度主题,提出 1+3(N)活动架构,推出 260 余项、1400 多场阅读文化活动,并首次设立各区分会场,坚持 " 品质 "" 品位 "" 品格 " 原则,突出 " 全域、全景、全民、全媒 " 特色,构建兼具文化品位与先锋精神的活动矩阵,掀起鹏城阅读热潮。
▲新闻发布会现场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深圳又时值 " 双区 " 驱动、" 双区 " 叠加的黄金发展期,迎来 " 双改 " 示范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在 11 月 1 日至 30 日期间,本届读书月将以更高追求、更新品质和更强声音,打造一场全新全民读书盛会。
推出 3 大板块,定位更鲜明
深圳读书月是国内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群众读书节,是深圳重要的文化名片。秉持和延续历届读书月积累的丰厚理念、精神和实践,本届读书月凝炼了 " 文化的闹钟 "" 城市的雅集 "" 阅读的节日 "3 大功能定位,并以此为依据构建三大活动内容板块。
其中," 文化的闹钟 " 将通过举办读书论坛等经典品牌项目释放人文信号、传播文化理念、引领价值方向;" 城市的雅集 " 则通过举办 " 当设计之都遇上文学之都 " 等活动,搭建共读对谈、思想碰撞的文化平台;年度十大好书、年度十大童书等市民喜闻乐见的评选活动将纳入 " 阅读的节日 ",打造人人参与、精彩纷呈的阅读盛宴。
此外,本届读书月还将继续加强市区联动,首次设立各区分会场,推出覆盖各区、深入基层的活动矩阵。第三届深圳书展也将在读书月期间同步举行。
创新阅读姿态,主题更聚焦
本届读书月以 " 打开一个新视界 " 为年度主题,观照当下环境,回应读者热点,开启未来视界。
据了解,读书月期间举办的 1400 余场活动将以未来为着眼点,聚焦科学科普、生态博物、地理发现、星际探索、未来创造、科幻想象等领域。具体来说,在回应读者关注上,本届读书月将聚焦全球性议题和全媒体时代传播热点,呼应市民对阅读知识渴求的新方向;在聚焦城市发展中,展现深圳新节点上阅读为城市赋能的新姿态;在拓展国际视野上,读书月呼应数字化、全媒体、后疫情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全球新生态和国家新机遇。
值得一提的是,除 3 大主题板块外,本届读书月还将推出 1 个年度钜献,即 " 献礼建党百年 " 年度特别策划,组织《崭新的境界》经典诗文朗诵会、" 发展大局观 "" 文学经典映照百年 " 文学党课,通过经典诗篇的呈现和专家的重磅专题解读,向市民读者展示党的百年光辉历程。
提升活动质量,品质更强化
从 2000 年起至今,深圳读书月已连续成功举办了 21 届,始终坚持 " 品质 "" 品位 "" 品格 "。作为全市性大型群众读书活动,本届读书月将充分发挥城市形象传播的功能,以城市 IP 为线索,强化跨界联动与文化对视。
在以往城际阅读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本届读书月将升级城际活动方式,策划 " 当设计之都遇上文学之都 " 系列活动,邀请深圳(设计之都)设计师与南京(文学之都)文学家展开对话,设置双城对视的展览等。同时,本届读书月还将强化品牌形象提升,邀请著名设计师设计读书月的主视觉系统,使读书月的功能定位、品质内涵在视觉形象上得到强化。
以品质定义品牌,以品位塑造城市,以品格凝聚读者。读书月期间,众多知名作家、文化学者将受邀做客深圳,以相互激荡的思想启迪城市智慧、提升阅读品位,共同打造 " 知识狂欢节 "。其中,深受市民读者喜爱的 " 深圳读书论坛 " 活动将邀请耿华军、李栓科、江晓原、刘华杰、刘擎等名家学者开展 4 场主题对谈,并延续品牌项目,邀请王京生、周国平、葛剑雄等嘉宾展开 1 场重头戏 " 阅读与城市创新 " 高端对话。
▲新闻发布会现场
打造 "4 全 " 特色,组织更创新
与历届读书月不同,本届读书月将充分突出 " 全域、全景、全民、全媒 " 的活动特色。
具体来说,通过开展深港澳共读嘉年华、深港澳三地共读会等活动,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及境内外联动,让书香辐射全国乃至全球,达到 " 全域 ";举办 " 深读书空间 " 评选及走读活动,并通过多媒体多介质多场景传播、展现城市文化空间、体验深圳之美和阅读之美,实现 " 全景 ";通过 " 年度十大好书 "" 年度十大童书 " 评选、温馨阅读不眠夜、网络文学与科幻文学周等活动,兼顾不同人群阅读需求,实现阅读推广活动的 " 全民 " 覆盖;及时传播活动内容,对读书月进行全程、矩阵化 " 全媒 " 传播。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