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ZAKER广州 2021-10-28
机器人上岗广州机场高速收费站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新快报讯 收费站实现去岛化,每两条车道之间仅距 15 厘米;集合多功能的智慧机器人实现无人收费;收费广场信息、车流信息、ETC 收费信息在数字孪生系统上能实时映射仿真展示 ……

10 月 28 日,继 8 月 30 日完成主体建设工程后,广州交投集团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正式完成智慧化升级改造,以现代智能的全新风貌迎接广大市民。

何镜堂院士主导,设计融入粤剧水袖造型

广州机场高速机场站始建于 1999 年,于 2001 年 11 月开通运营,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广州机场高速主线的北端点 , 距广州白云机场约 6 公里,是广州市重要的门户收费站,累计通行车流量超过 2.5 亿车次,日均车流逾 12 万车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原有收费站结构和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今年 3 月份,机场高速机场收费站升级改造工程动工,项目由华南理工大学何镜堂院士主导形象设计,灵感来自于粤剧中的水袖造型,改造后的水袖形象飘逸灵动,借助自身的流量优势弘扬广东本地传统文化,彰显广州 " 老城市新活力 " 的魅力形象,极具广粤门户特色。

改造后的收费站,融大数据、5G 应用、云计算等技术手段,集数字孪生系统、智能收费机器人、收费车道无岛化等九项智慧交通建设创新应用于一体,为过往司乘人员带来更加优质的出行体验,也进一步擦亮广州国际交通枢纽的高速 " 窗口 "。

例如,机场收费站采用新的 ETC 收费模式,确保每台 ETC 车辆有主线 / 匝道自由流、收费车道前天线、收费车道后天线等三次交易机会,保证车辆在三次交易机会中完成收费,使得 ETC 车道车辆交易时间缩短为 1.65 秒,仅为普通收费站的三分之一,有效提升了通行效率。

15 厘米软隔离 车道设计实现去岛化

在传统的收费站车道设计中,收费岛一直是影响收费车道数量的一大因素。去岛化,是机场收费站车道设计中最大胆的创新。

机场收费站每两条 ETC 车道之间仅用 15 厘米的交安标线进行软隔离,收费站车道数量从原有的 29 条车道增加为 31 条,最大限度地实现收费车道去岛化,实属收费站车道设计的一大创新之举。

实现去岛化,最大的难点在于相邻车道间的抗干扰。为此,快速交通公司智慧交通建设团队通过优化算法、调整线圈判断逻辑等方式,彻底解决了 ETC 车道邻道干扰问题,在保证 99.9% 的交易成功率以及 45 公里 / 小时的平均通行速度的前提下,完成去岛化升级改造。

集合多功能 智慧机器人实现无人收费

驶进机场收费站,最引人瞩目的便是收费广场上的智能收费机器人。该款智能收费机器人集收卡机、读卡器、车牌识别、扫码支付、信息显示屏、语音播报、票据打印机等多种设备于一身,通过部署在智慧收费云上的中控平台,实现对 CPC 通行卡、ETC 粤通卡车辆进行非现金收费处理,这个功能的实现,使机场高速成为广东省首条实现移动支付电子发票自助化打印功能的高速公路。

基于智慧云中控平台,实现收费机器人对车道内待交易车辆车牌、车型精准识别,保证收费数据的准确。满足收费机器人在多种车道收费应用场景正常使用,支持 ETC、微信、支付宝等多种支付方式。通过集成人工智能模块,支持与车主进行智能语音交互,在无人介入场景下也能高效处理用户问题,为车主提供有效、贴心的客户服务。

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收费亭模式,收费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减少了人工传递卡片,缩短数据交互的时间,多元支付响应更快捷, CPC 卡车辆在收费机器人身上的平均通行时间比传统人工操作节省 2-3 秒,在提高收费速度的同时,能有效避免因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收费纠纷。

数读 · 机场收费站升级改造项目

机场收费站占地总面积为 11500 平方米,主体跨度约 150 米,最高点相对高度为 15.8 米,建筑整体为近似中心对称的 S 型。建筑结构为钢结构,总用钢量约 2620 吨,单跨最大长度 47 米。幕墙施工面积约 22500 平方米,泛光安装灯具 7891 套,垂直绿化约 2540 平方米。

收费站共设置物理车道 31 条,出口车道 16 条,入口车道 15 条。出口 ETC 车道 8 条,人工 /ETC 混合车道 8 条,其中 5 条为机器人 + 人工复式车道。入口 ETC 车道 7 条,人工 /ETC 混合车道 8 条。

采写:新快报记者黎秋玲 毕志毅 通讯员冯展策

相关标签

机器人 广州 etc 升级改造 数字孪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