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侯雨萌 鲍婉茹 记者 刘峻)10 月 29 日,是第 16 个 " 世界卒中日 ",卒中也就是俗称的 " 中风 "。在世界范围内,每 4 人中,就有 1 人会发生卒中,每 6 秒钟,就有 1 人死于卒中,每 6 秒钟,就有 1 人因卒中而致残。当天,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行了多学科联合义诊,为前来就诊的市民普及相关知识。专家告诉记者,发生卒中后分秒必争,前不久该院抢救的一例患者,就是属于救治非常成功的病例。2.5 小时,医院团队就为患者打开生命通道。
△ 江苏省人民医院义诊现场
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卒中中心收治了一位卒中患者。17 时,江苏省人民医院病区内,陪护李奶奶照顾完病人,正在卫生间洗漱,突然右边身体失去知觉,扑通一声瘫倒在地。同病房的病友听到动静,立即冲进来把她扶坐在马桶上,希望能帮她缓一缓。没想到李奶奶的身体未见好转,一直处在瘫软状态,紧接着话也说不出来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立即呼救了科室值班的医护人员并同时打电话通知老人家属赶来医院。
病区医生护士们初步判断李奶奶应该是发生了脑卒中,赶紧拨打急诊内线电话 "6120",并用平车把老人火速送往急诊抢救室。17 点 29 分,李奶奶被送进急诊抢救室,接诊团队立刻启动了 " 卒中急救绿色通道 "。急诊、放射和介入团队在接到通道通知后在第一时间投入到现场救治。
一份病程记录清晰地再现了这场 " 争分夺秒 " 的抢救:李奶奶于 17 点 29 分到达急诊抢救室后,后续的多学科团队也迅速投入 " 战斗 ",放射科在 17 点 40 分完成了对李奶奶的头颅平扫,排除了脑出血,介入和急诊医生也随即与家属进行了沟通,并在 CT 床上对李奶奶使用了静脉溶栓药物。17 点 54 分完成了 " 头颅 CTA" 影像检查,提示李奶奶左侧大脑中动脉 M1 段闭塞,需要立刻手术。在家属同意的情况下,18 点 30 分,李奶奶被送入急诊介入复合手术室行 " 脑血管造影 + 左侧大脑中动脉支架取栓术 ",此时距离发病时间仅 1.5 小时,距离到达急诊也仅过去 61 分钟。经过一小时的紧张手术,19 点 41 分,李奶奶左侧大脑中动脉顺利开通,血流恢复。
由于就医及时,术后第二天,李奶奶的右侧肢体活动已经恢复,言语功能在逐渐恢复中。而针对这例卒中患者,通道依然 " 先诊疗后付费 "。
据卒中中心执行主任、介入放射科主任施海彬教授介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死因,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和经济负担高的 " 五高 " 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我国脑卒中的 70%。在日常生活中,它就像是突然降临的无声 " 杀手 ",许多病人无法及时得到救治,造成死亡、残疾等严重后果。
施海彬教授强调,发生卒中后,每分钟约有 190 万个脑细胞死亡,所以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及时识别卒中的早期症状极为重要,越早发现,越早诊治,治疗和康复效果也就越好。早期识别卒中症状,患者在发病 6 小时(部分 24 小时)之内被及时送达有救治卒中患者能力的卒中中心医院,得到规范的血管开通治疗,多数可以明显恢复,甚至完全恢复。
施海彬教授提醒广大市民,可以用 "BEFAST" 口诀轻易记住脑卒中的警示症状:
"B" —— Balance 难平衡,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
"E" —— Eyes 看不清,突发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
"F" —— Face 脸不正,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
"A" —— Arms 臂不平,手臂突然无力感或麻木感,通常是出现在身体一侧;
"S" —— Speech 语不灵,即言语困难、理解困难;
"T" —— Time 症状出现要警醒,赶快拨打 120。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