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陈莹 花宇)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精神气质。海安,文化底蕴深厚,青墩文化遗址将江淮平原的历史追溯到 6000 年前,成为标志性 " 文化符号 "。从一路花开到满天繁星,海安大地孕育出厚重灿烂的文化之花。10 月 30 日,海安市文化发展主旨大会正式召开," 文化强市 " 建设全面提速。
数千年来,粮丰盐富的漕运文化、贤人辈出的名人文化、多彩多姿的民间文化、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独具魅力的里下河文化、内涵厚重的红色文化,形成了海安独特的文化风景线。
打造文化强市,海安走在前列。2013 年,海安就提出 " 打造文化强县 " 的工作意见,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每年财政预留 1000 万元作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为海安的文化繁荣 " 保驾护航 "。近年来,海安改建新建了海安博物馆、青墩遗址博物馆、七战七捷纪念馆、苏北参政会址纪念馆等博物馆、纪念馆 12 家,投资 5.72 亿元建成市文化艺术中心。与此同时,海安财政每年拿出 700 多万元用于补贴票价,让海安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花小钱享受到顶级艺术盛宴。
" 建设文化强市,是响应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抉择。" 海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林表示,今年 7 月,海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明确 " 一个定位、两个维度、七个更高 " 战略,将打造 " 五个海安 "、建成 " 五个强市 " 提上工作日程,其中 " 建成文化强市 " 分量极重。面对这一目标,海安文化强市建设全面提速。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大力推进 " 文化强市 " 建设,海安提出在 " 十四五 " 期间内,以着力实施 " 七大重点工程 "、实现 " 五个显著提升 "、争创全省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区为目标定位,不断推动海安由文化大市走向文化强市,进而争创全省文化发展先行示范区,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推动海安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为实现该目标,海安将项目化抓实先进文化引领工程、文化培根铸魂工程、文化共享惠民工程、文化名品建设工程、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文化产业振兴工程、文化人才集聚工程等 " 七大重点工程 ",最终实现全市 " 文化凝聚力显著提升、文化服务力显著提升、文艺创作力显著提升、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和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
此外,海安将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关于支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设立市财政年均预算不少于 2000 万的文化事业专项资金,并注入总额 2 亿元的市文化发展资金,进一步推动海安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