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名是她的姓,虽然不同字但是却同音。李扬、杨静,他们的缘分也似是早早注定。在同一个街道不同的两个社区担任社区 " 大管家 " ——社区书记。其实好多人都不知道他们是夫妻。而在曾经的采访中,记者和他们见过很多次,也不知道他们是夫妻,直到这几天疫情防控的一次采访中。
(杨静在疫情防控一线(右一))
10 月 17 日 22:00,一则紧急会议通知,打破了李扬、杨静一家平静的夜晚。李扬是酒泉路街道中街子社区党委书记,杨静是酒泉路街道杨家园社区党委书记,作为辖区的小巷总理 " 夫妻档 ",为了打赢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遭遇战,夫妻两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家里的老人,各自坚守岗位。
(李扬在疫情防控一线(右一))
从杨家园社区走到中街子社区,导航地图上显示的是 700 米,需要用时 4 分钟,这是直线距离。这两个老城区的社区人很多,事很碎。从疫情开始的那天起,两人守护着各自辖区的 " 居民 ",匆匆一见也是在街道的会议或者领物资的片刻。而被 " 寄存 " 在老人家的孩子,两人更是十多日再也没见过。
"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孩子们隔空在家庭群里喊话爸爸妈妈,但是爸爸妈妈忙碌之间连回复的言语都是有限的。杨静和李扬有两个孩子,大的 7 岁,小的才 4 岁。打通视频电话,小女儿没说两句就在电话中带起了哭腔:" 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 ……"" 妈妈也想你,妈妈忙完就回来 ……" 杨静匆匆挂断电话,她怕再说下去,孩子和自己都忍不住要哭了。
(记者拼在一起的两人抗击疫情一线同框照)
" 大家安康,小家才温暖。作为一名小巷总理,就要守好一方平安。" 夫妻俩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而夫妻两人忙碌间的偶尔通话,说的最多的也是辖区内需要沟通的事情和各自在工作中想到的 " 妙招 "。
" 最近特别忙,偶尔打电话说的也全是疫情防控的事情。" 杨静对记者说道。爱是厮守,更是在一起守护同一个信仰。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斗中,他们做出了共同的选择:舍小家,为大家。而在采访中,记者想拍一张或者找到一张两人同框的照片,却发现忙碌的他们根本无法 " 同框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娜 文 / 图
编辑丨周言文
责任编辑丨石雨涵
值班主任丨刘宇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