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学帮 2021-11-02
别用“找对象”窄化恋爱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曹林 中国青年报编委、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生业界导师

新闻回放

近日,武汉大学 " 恋爱心理学课 " 爆火,上课画面一度在网络刷屏。据了解,因当天听课同学太多,教室内挤不下,有的学生在教室外爬窗听课,更有学生自带板凳翻窗进入教室。虽然高校开设恋爱课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看着 " 挂窗听课 " 的火爆场景,网友们依然神往不已。

主持人语

武汉大学爆火的 " 恋爱课 " 让 " 大学生恋爱 " 这一话题再次涌进大众视野。怎么看待恋爱课在大学的火爆,支撑这种选课热情背后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是年轻人陷入 " 爱迷茫 " 从而需要指引,还是对爱情比自己的父辈有更高的追求,从而在课程中去求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三名同学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剖析,作为身在其中的同龄人,他们既是 " 冷静的旁观者 ",同时也是 " 恋爱的局内人 ",评论中渗透着他们 " 把自己作为方法 " 的真诚。

一提起恋爱课,许多人天然地将其联系到恋爱技能、搭讪技巧,仿佛学校是为了给同学们找对象专门开展培训班。的确,大学生正处在对爱情无限憧憬的年纪,但我们推开一扇扇恋爱课的大门,不仅是为一段恋爱做准备,更是希望通过学习爱与被爱,丰富和健全自己的人格。

随着时代变迁,当今年轻人对婚恋的认知和追求不同以往。打开网络,经常能看到关于爱情的新闻热点和讨论话题。进入大学,我们既怀抱着对爱情的期盼,也同样充满了对爱情的怀疑、困惑和迷茫。与其把恋爱课看作收获一段良缘的 " 鹊桥 ",不如视其为探索爱情观、人生观问题的宝贵契机。

而纵观各高校恋爱课的火爆内容,也不难发现,老师们正是跳出了 " 找对象 " 的狭隘目的,而以解决同学们的困惑、树立健康的爱情观为目标,才赢得了广大同学的好评。武汉大学的喻丰老师在爱情心理学讲座上,通过 " 白璧微瑕的艺术 "" 关系的末日四骑士 " 等新鲜名词生动阐释爱的本质和意义。一名恋爱课老师向同学们坦诚表示:" 即使学习心理学也不能保证大家能过上幸福美满的一生。我把所学与各位少侠一起交流,为的是以后我们面对人生能够从容一点。" 正如一名同学所言:" 上过恋爱心理学,得出的结论是先学会爱自己。"

作者:高雨曦(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系大三学生)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 / 陈亚 编审 / 崔林林

相关标签

武汉大学 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 大学 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