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苏州府志》
[清]李铭皖 谭钧培 修
[清]冯桂芬 等 纂
2019 年 01 月
凤凰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超市里,推着购物车,边逛边买买买,已经成为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你知道吗?史上最早的 " 超市 ",诞生在 400 年前的苏州。
孙春阳南货铺,位于苏州吴趋坊北口,创办于明万历间,售卖日用百货。店内分设南货、北货、海货、腌腊、蜜饯、蜡烛六房。货物分区陈列,顾客先到各房看货,然后到账房统一交款,收款员发给小票,顾客凭票到各房提货。这种自选式经营方式,比 1930 年产生于美国纽约的超市,早了 300 多年。
孙春阳是这家日用百货商店的创始人,他原本是宁波的读书人,却连个秀才也没能考上,于是弃文从商,来到苏州的吴趋坊北口,开了这么一家 " 南货铺 "。孙春阳经商天赋倒是不错,把南货铺打理得有声有色。
明清易代,这家创立于明朝的南货铺,在时代的风云变幻中,不仅没有关门大吉,而且规模越做越大。
清初,苏州有户人家,从祖传物件中发现一张发黄的文书。细看,原来这是万历年间孙春阳南货铺填发的一张提货单。那户人家凭着这张提货单,大约也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孙春阳南货铺。掌柜核对之后,二话不说,吩咐伙记:照单送货!
到了清代中叶,孙春阳南货铺已经是苏州有名的百货商店品牌,差不多就是清代苏州的 " 沃尔玛 "" 家乐福 ",闻名海内。
关于苏城阊门孙春阳南货铺经营规模和特色的记述,在同治《苏州府志》书末《杂记》中就有。此外,《杂记》中还有关于著名藏书家黄丕烈 " 百宋一廛 " 藏书楼的记叙。这些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同治《苏州府志》规模宏大,共设 153 卷,分立 33 类,原刻本分装 80 册,不但是全国规模最为宏大丰富的府志之一,而且卷数和不少省志相比也毫不逊色。书中内容极为丰富,全面系统地记述了苏州有史以来截至清末的漫长历史,尤以清代特别是咸丰、同治期间史事最详细。
此志有稿本,存 122 卷,藏苏州图书馆;稿本(又一种),存四卷,藏苏州图书馆;抄稿本,藏无锡图书馆、江西图书馆;清光绪八年(1882)江苏书局刻本。本次出版,以光绪原刻本为底本影印。
作者简介
李铭皖,字薇生,清夏邑人。进士。同治元年(1862)署苏州知府,此后四次回任,在任多善政。苏州高景山,地处今虎丘区,海拔 107.7 米,山体由花岗岩构成,上有萤石矿点。清雍正年间巡抚张楷令石工采石,山多残毁。同治十一年,李铭皖曾普禁诸山违禁开采。可惜,后人仍采石牟利,今仅存残丘,山南坡已被夷为平地。
谭钧培,字宾寅,别字序初,清镇远人。同治元年(1862)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年(1877)来任苏州知府,后历任署安徽凤颖六泗道尹、山东按察使、湖南按察使、江苏布政使、漕运总督、署江苏巡抚、湖北巡抚、广东巡抚、云南巡抚、云南总督等。
冯桂芬,字林一,号景亭(一作景庭)、懁叟、邓尉山人,清吴县(今属苏州)人。道光二十年(1840)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历充顺天乡试同考官、广西乡试正考官,官至詹事府左春坊右中允。他主张变法图强,提倡采西学、制洋器、筹国用、改科举,是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曾主讲金陵、上海、苏州的多个书院。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刘静妍 整理综合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