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黔东南 2021-11-02
遗体仍在打捞!一潜水爱好者在贵州“洞潜”时遇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3 名来自上海的潜水爱好者在贵州毕节大方县境内的一处洞穴潜水,不曾想却发生了意外,1 名队员遇难,还是潜水教练!相关消息迅速占领同城热搜。

据了解,10 月 30 日,3 名来自上海同一家潜水俱乐部的成员相约来到贵州毕节大方县雨冲河附近的一处洞穴潜水,专业人士称为 " 洞潜 "。

在潜水过程中,1 人因为潜水设备故障被困死亡,由于潜水区域情况复杂,一直还没有打捞到遇难者遗体。

事发地

据当事人殷某某妻子处了解,死者与另 2 名潜水爱好者系一家俱乐部的朋友,这次是俱乐部好友相约去 " 洞潜 "。

10 月 31 日晚 8 时,事发地附近的雨冲乡派出所工作人员说,殷某某的遗体仍未打捞出水," 目前救援工作正在展开 "。

据殷某某妻子阐述,她已到达事发地,拿到了丈夫的手机等物品,但因为目前人手不够,加之事发水域有点危险,所以丈夫的遗体仍未打捞上岸," 我已做好了心理准备 "。

据介绍,该潜水俱乐部运营了一个短视频账号,主要拍摄水下世界的视频。团队曾在浙江千岛湖、广西白龙洞、广西亲水潭等水域进行潜水拍摄。而本次发生意外的殷某某,在团队中扮演着技术潜水教练的职务,本人有多个潜水教练证书。

天眼查显示,殷某某名下有两家公司,分别为上海湃潜潜水俱乐部有限公司和上海华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团队拍摄视频的账号便绑定在其公司名下。

遇难者殷某

因为热爱丢了命,值得吗?

网友议论纷纷

资料显示,洞穴潜水系技术潜水的分支,简称 " 洞潜 "。有专业人士曾表示," 洞潜 " 如遇设备故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 洞潜 " 没有太阳作为方向参考,一旦照明设备坏了,又没有引导绳,容易迷失方向,找不到出口。

因此,在潜水运动中," 洞潜 " 是死亡率最高的潜水方式。

2017 年,河北唐山,有两名潜水员在探索水下长城时失踪,12 天后在潘家口水库水下长城附近被发现已死亡,由于两人都属于名为 "GUE" 的国际性潜水组织,关于两人的死因,在潜水圈众说纷纭。截至今日,两人沉入水底的原因仍是一个谜。

有网友表示,极限运动挑战自己,这种超出常人运动理念的活动伴随着一定风险,既然碰见了,也尊重人家的挑战。

也有网友认为,贵州的溶洞地形复杂,暗河水温低,盲目潜入暗河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而付出生命,这个代价太大了!

前有张家界翼装飞行出事,现在又有贵州洞潜遇难,不管是初学者,还是技术过硬的老玩家,在意外面前都是那么脆弱。

我们尊重个性化选择,但对于这种危险性高的极限运动,呼吁大家,行动之前一定要反复确认装备是否完好,并提前做一些应急预案,希望所有人都安全出行,平安回家!

来源 多彩贵州网、环球网、上海新闻广播、新浪微博等

编辑 陈问菩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