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1 第二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在深圳国家基因库拉开序幕。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报送的《深圳公园里的趣味植物》科普成果,荣获 2021 第二届深圳科普成果展示大赛资源类一等奖。
本次赛事科普成果作品涵盖了海洋、自然、科技、天文、生物、安全和健康等多个科普领域。通过线上的深圳科普订阅号微信网络投票(总分占比 20% ) ,线下采用 "10 分钟现场路演 + 答辩形式 " 的评选方式(总分占比 80% ) ,历经一个多月的线上和线下评选,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参赛的《深圳公园里的趣味植物》科普成果最终荣获资源类一等奖。
据介绍,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为更好地向公众传播植物学知识、增强公众爱护环境意识,结合深圳公园特色组织编写了《深圳公园里的趣味植物》。该本图书筛选 140 种公园内常见的趣味植物,对其叶、花、果、植物形态及生理现象等趣味特征和趣味知识点加以提炼,形成草木有名、天姿卓叶、奇花异蕊、果然有趣、形态可掬、奇妙现象、" 十二生肖 "、仙界来客等八个篇章。
《深圳公园里的趣味植物》通过生动有趣的文字描述,结合手绘图等表现手法,契合青少年阅读心理,趣味性强;参考了中国植物志、深圳植物志等专业书籍,在引导公众了解、认识植物的同时普及了植物知识,科普性强;书中记载的趣味植物均在深圳公园中有种植,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提升公众的游园趣味和体验,互动性强,用于指导公园自然教育中心开展趣味植物主题科普导览和讲解活动,极大丰富公园自然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图书作为活动纪念品,用于深圳公园文化活动宣传推广,极大提高了市民的打卡热情,提升公众参与公园活动的积极性。
《深圳公园里的趣味植物》为市民朋友走进形形色色的植物世界,探索植物世界的无穷奥秘开启了一个科普窗口。依托项目成果,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在笔架山公园建立了深圳市第一个趣味植物迷你花园,花园建成后深受市民朋友喜爱并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30 余家媒体纷纷报道,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