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21-11-03
将大运河惠山段建设成为“最精彩的一段”!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开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艺)11 月 3 日,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大运河文化带推进工作迎来 " 高光 " 时刻,占地面积近 17.5 公顷的江南运河文化公园正式启动开工仪式,与此同时,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暨京杭运河惠山段整治提升推进会也在惠山高新区(洛社镇)召开,展示了全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 " 惠山担当 ",通过将惠山段建设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中 " 最精彩的一段 ",来积极打造科产城人水共融共生的 " 高新格局 "。

△活动现场

新元素,工商文化与科技创新并重

惠山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江南运河文化公园地处无锡市惠山区西部洛社镇,北临京杭大运河畔,东起荣洛路,西至粮库,南抵枫杨路,面积约为 17.5 公顷(滨水岸线长约 1.5 公里),是 " 大运河文化带、无锡太湖科创带、锡西乡村振兴风光带、锡西科创走廊 " 三带一廊交汇点,多重战略位置的叠加,赋予了项目生态、人文、科技的丰富内涵。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的 " 黄金水道 ",目前,各地都在积极保护大运河文化带,并建设了名目繁多的运河公园,其中包括北京通州运河公园、天津杨柳青运河文化公园等。在江苏,与洛社近距离的扬州、常州、苏州等地也纷纷建设了运河公园。据介绍,目前京杭大运河沿线运河公园功能高度集中于遗产保护、文化旅游、文化博览、休闲游憩等功能业态,独独缺少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功能的运河公园。

为此,江南运河文化公园项目设计把脉工商遗址创新定位,紧扣 " 惠山高新区科技产业创意服务高地、江南运河文化带活态保护无锡样板、京杭大运河文化公园科创引领先锋 " 三大战略目标,融合 " 文化 + 科技、技艺 + 科教、科创 + 服务、生态 + 休闲 " 四大主题功能,打造成 " 工商文化 " 与 " 科技创新 " 并重的江南运河文化公园。

新面貌,工业厂房化身运河文化新地标

按照规划设计,江南运河文化公园主要分为运河水文化展示馆、运河科学工场、国潮美食工坊和洛社科创红馆,均由原工业厂房更新而造。而园区中矗立的 150 米旧式烟囱,则被改建为 " 运河之光 ",通过旋转餐厅、高空观景台、休闲吧台等业态打造,使该建筑成为惠山高新区最高运河建筑地标,结合周边运河岸线的景点打造,成为当地的运河文化打卡新地标。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江南运河文化公园以分期建设有序推进,首开区围绕运河科学工场、剧场码头进行建设,配套建设半地下停车场,后续将运河水文化展示馆、科创红馆等特色建筑列为二期、三期重点项目,通过 36 个核心项目的重点打造,构建高新区运河十大场景画屏,在运河两岸奏响生动的城市乐章,综合体现京杭大运河(惠山段)的生活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产业之美和航运之美。

△运河文化公园设计图 洛宣供图

新机遇,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

江南运河文化公园的建设是惠山高新区立足 " 一年成名,两年成型,三年创成 " 目标的有力举措,也是高新区持续推进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工作的有力展示。京杭大运河是惠山区商旅行走的 " 大动脉 ",更是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 " 母亲河 ",大运河惠山段绝大部分流经洛社地区,长度 14.9 公里。洛社拥有 1600 多年历史,因河而兴,拥有古驿道、古战场等文物古迹,流传着洗砚池、双庙马盘、六龙、开利寺等传说,留下了书圣王羲之、黄金之路开拓者李金镛、著名教育家匡仲谋、爱国实业家丁熊照等洛社名人足迹。

一直以来,惠山高新区(洛社镇)注重大运河保护,积极打造运河风光带,从 2017 年始积极推进水环境治理,使京杭运河、锡溧运河、直湖港以及支流水质 " 再生 ",洛社镇还通过举办运河文化节、成立文史研究会等来锲实运河基因,传承运河文化,刷新凤羽龙宫、李金镛故居、薛永辉故居等大运河沿线 " 亮点建筑 ",以扎扎实实的行动将惠山高新区建设成为一座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科技新城,将洛社镇雕琢成为一颗传统、现代、未来交相辉映的运河明珠。" 活化 " 文化遗产资源,打造运河文化公园作为文化建设的载体,将为惠山高新区对外展示形象和自身长远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部分图片为洛宣供图)

相关标签

江南 京杭大运河 科技创新 无锡市 遗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