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1-03
绿色新枢纽 江苏加速度丨白墙黛瓦小别墅,金湖农民实现从安居到安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子璇)住着白墙黛瓦的乡间别墅,家门口就能挣到和在大城市打工差不多的钱。11 月 2 日," 绿色新枢纽 江苏加速度 " 网宣行动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淮安市金湖县的湖畔旺屯中心村,感受农房改造后、新农村建设下,农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湖畔旺屯

进入湖畔旺屯社区,一栋栋徽派楼房映入眼帘,小区内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道路平坦宽敞、干净整洁," 金湖人生活得真讲究,这不就是小桥流水人家的真实写照吗?" 一行的记者频频点赞。

△社区给老人过生日

村民们为何 " 抢着 " 搬进新家?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湖畔旺屯社区是金湖县首批农民集中居住的新型农村社区,先后有周边 7 个村的 550 余户村民入住。可是,农民住惯了老家,他们愿意搬迁吗?旺屯中心村党委书记唐利宝告诉记者,刚开始推进农房改造工作时可不是那么顺利。那时要挨家挨户去动员,村干部和村中党员带头搬出老房子、腾退宅基地,等到住的人越来越多,村民发现不用加多少钱就可以生活得更方便、更舒服,现如今,村民们都抢着要搬迁。

一些家庭确实有困难的人怎么办呢?唐利宝告诉记者,针对四类人群,他们有福利政策,零补贴直接换新房。

△张伏金老人在厨房

" 快看看我新家怎么样。" 看到记者,享受 " 拎包入住 " 的五保老人张伏金热情地把大家喊到他的房子里参观。记者看到,55 平方米的房子被老人装修得十分温馨,冰箱、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 以前我的房子就是一个砖瓦房,时间长了确实破旧,下雨刮风更是难受。2019 年给我免费换房子,生活彻底变了个样子。不瞒你们说,换房后我还找到个老伴。" 张伏金笑着说,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住进那么美的房子。村子里要啥有啥,偶尔打打零工每年也有几千元收入。

说到现在的生活,张伏金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他向记者介绍说,平时,党员志愿者会帮他买菜,每周打扫一次卫生、洗一次衣服,还提供代缴话费、水费、电费等帮办代办服务。社区里还免费为居民提供理发、测量血糖血压、剪指甲。

△村民们坐在家门口聊天

既能种菜又有收入,日子美起来了

村民将土地流转后,不仅每年能从村里拿到一笔钱,同时在家门就业后还能增加一笔收入。日子好了,钱多了,社区的服务也确实没话说,商业街、大舞台、电影院、文体广场和农机具停放场所也是一应俱全。可是,种一辈子菜了,现在突然没有地了,这让村民们心里一直不得劲。

△村民们的新菜地

了解到村民们的需求后,社区承又把土地平价出租给乡亲们。一般来说,每块菜地一分左右,一年的总价格大约为 100 元,唐利宝说这样就是不想给乡亲们增加负担。记者看到,竹子做的篱笆将地块分得井井有条,每一垄地上都种着应季的蔬菜。" 我们农村人习惯了家家户户门口有块小菜地,想吃什么自己种一点。" 一名在扒菜的村民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 256 块菜地已经全被居民们承租,正在规划新的 300 块左右的菜地,将实现每一户都有菜地的愿望。

△社区面貌 李子璇 / 摄

真好,农民口袋 " 鼓起来了 "

在开展农房改善的同时,吕良镇充分依托淮金线休闲农业产业带,建设 5000 亩观光农业区、1000 亩高效渔业区,集聚发展农家乐、苗木园、采摘园、奶牛养殖场等现代化农业企业,招引体育器材等企业,吸纳社区及周边村民 600 多人就业,人均年增收超过 3.6 万元。

" 在家门口的蹦床厂上班,每个月能赚 3000 元。家里还有个小店,收入不用操心。到了傍晚跟妻子散散步,日子过得特舒心!" 说起现在的生活,村民姚永根激动万分," 不但住得舒心、生活方便,在家门口就业不用远离家乡,真好。"

近年来,吕良镇全力做好农房改善 " 后半篇 " 文章,在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聚力聚焦能致富、生活好,让农民口袋 " 鼓起来 "、幸福指数 " 涨起来 "。" 村党委不仅要拿出具体措施,使湖畔旺屯的人居环境更好,还要想办法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再鼓一点,力争让湖畔旺屯成为淮安全市乃至全省的标杆样板。" 唐利宝说。

(除注明外图片均由李秀军提供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标签

就业 村干部 宅基地 美的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