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1-11-03
00后、海归……人大换届选举选民“新面孔”,他们最想选出这样的代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非非 记者 鹿伟 / 文 刘畅 / 摄)眼下,江苏许多地区正在全面推进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工作。今年 12 月 1 日是南京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统一选举日。各区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工作正陆续进入扫尾阶段。11 月 3 日,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采访中发现,此次选民登记多了不少年轻面孔,他们是首次登记的 " 新选民 ",将在 5 年一次的选举中投下神圣的一票。他们有着共同的心声:希望选出的人大代表想百姓所想,敢于发声,为城市发展献计,为老百姓代言。

科技加持,预计 673 万人将参加南京区镇人大换届选举

" 人民代表人民选,选举代表为人民。" 人大换届选举是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体现。据悉,南京届时将选举产生 3294 名新一届区人大代表、473 名新一届镇人大代表。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以往选民登记系统主要提供在线录入、手机扫描识别、批量导入这 3 种采集方式。今年,南京区镇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创新设置线上通道,更为便捷。

建邺区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章金仓告诉记者,在南京市人大选民登记系统和公安部门数据支撑下,该区此次选民登记工作更为方便、快捷、精准。今年通过 " 我的南京 "APP 和社工 APP,选民可选择自主登记,或社工上门扫选民身份证协助登记,提高了登记的速度和精准度;线下充分利用 " 七人普 " 等社区智慧平台数据,与公安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结合上门入户精准登记。

据悉,截至 11 月 3 日 17:00,参加本次南京区镇人大换届选举的选民已达 673 万人左右。全市 12 月 1 日进行投票前,选民信息都将保持动态更新。

△ " 遇见新选民 " 主题宣传活动

多举措调动选民积极性,有人主动把选民资格迁到南京

在积善社区,进门就能看到 " 选民登记站 " 的字样,桌上放着 " 致全体选民的一封信 "。据悉,从 9 月 26 日以来,建邺区各街道选民登记工作就在有条不紊地开展。章金仓表示,从年初就开始谋划换届选举工作,下半年集中精力做好换届选举工作。

△积善社区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登记站

建邺区企业较多。章金仓介绍,为确保企业员工不漏登,他们尝试做到园区和街道结合、线上和线下结合、普遍登记与查漏登记结合,充分发挥四个园区的作用,共派出所 " 小莫 " 服务专员 121 人,每位 " 小莫 " 负责约 10-40 家企业不等,共走访企业 2390 家(次),共登记单位选民 69100 人。集聚建邺 80%以上高新企业的沙洲街道,目前已提前完成了选民登记任务。据了解,这背后离不开园区的重视和支持,社区网格员的辛苦付出。

△王笑一

2001 年起在南京扎根的王笑一,如今是南京尚品宅配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9 月底 10 月初的时候,江东管委会到他们公司宣讲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听完介绍后,王笑一当即决定将自己的选民资格从户籍所在地盐城射阳迁到南京建邺区。" 在南京工作生活 20 年了,真切感受到城市欣欣向荣的发展变化,我也希望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参与城市的发展建设。"" 新南京人 " 王笑一更加坚定了留在建邺打拼的决心。在管委会的指导,老家的支持下,王笑一顺利完成了选民资格迁移,成为一名新选民。

新选民心声:代表要想百姓之所想,为百姓办实事

区和乡镇人大换届选举选民直接参与,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最生动、最直接地体现。在新选民心中,理想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在王笑一看来," 换届要选出好的代表,为城市选好未来,为百姓选好生活 "。

△陈芊

目前南京市常住人口有 931 万人,其中年满 18 周岁户籍公民约 611.8 万多人。19 岁的陈芊就是其中一位。00 后的陈芊是一位视力障碍女孩,她希望选出的代表能让像她这样的群体声音被有关部门听到,更好地保障他们的权益," 希望代表们关注幼教、就业、无障碍设施建设等方面。"

△廖曼华

今年 18 岁的廖曼华同样是 00 后,是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大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第一年,廖曼华在思政课上就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有了一定的了解。" 能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换届选举这项活动,内心既紧张又激动。" 廖曼华对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的了解还有一个渠道,原来她所在学校的校长朱国美是建邺区三届人大代表。" 校长曾提过关于垃圾分类的建议,也帮职校老师发过声,真正履行了人大代表的职责,希望新选出的人大代表也能像朱校长一样履职尽责。"

一支毛笔、一把刷子、一个镊子 …… 在莫愁中等专业学校,窗外高楼林立,室内很安静,每个人都在一丝不苟地做着自己的事情,这是古籍修复师的日常。当天下午,廖曼华正在这里跟着老师学习,她的专业正是文物修复与保护。" 我希望代表们可以反映非遗文化方面的问题建议,能替我们这个专业的学生发声。" 廖曼华告诉记者,老师们耐心坐着冷板凳,修复古书古文物,是在替古老的声音 " 发声 ",希望年轻人可以传承。"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能放弃手机、电脑,拿起毛笔、镊子修复古文物,也希望国家能多多支持我们。"

△陈昕媛

90 后陈昕媛,如今是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的一名结构工程师。" 在国内初中上政治课时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所了解,但是 2016 年上一次换届选举时,我在英国留学,错过了。" 陈昕媛是她所在单位唯一的一个新选民,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她希望可以选出有能力、有责任心,能够深入基层,了解百姓真正关心什么,需要什么,并能做实事的人大代表。

(编辑 吴嫣然)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