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1-11-04
社区防控: 做好八项服务,让抗“疫”有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 11 月 4 日召开的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第十七场)上,城关区白银路街道甘家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黄娇作为最基层的代表,向大众介绍了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具体采取了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黄娇介绍说,甘家巷社区辖区面积 0.33 平方公里,常住户 4982 户、62 个楼院,7 条小街巷,老旧楼院偏多、娱乐场所、餐饮、酒店、门店密集,道路进出口众多。自爆发疫情以来,社区第一时间进入疫情防控状态,迅速谋划,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建立一个指挥部,让抗 " 疫 " 有底。社区成立了以市直机关干部工作小组、社区党委、社工委共同组建的防疫指挥部 , 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充分发挥区域统筹、资源整合、联建联议联管 " 轴心 " 功能,以 " 党建 " 为轴、以 " 党员 " 为线,组织发动驻区单位、社区居民共筑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组建一支队伍,让抗 " 疫 " 有人。疫情警报一拉响,一方面社区党委、社工委第一时间通过 " 线上 + 线下 " 的方式向 " 双报到 " 党组织和党员、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群众发出倡议,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另一方面,在省、市、区委、政府的助力下,更多的党员干部第一时间主动到社区报到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短短 2 日,组建了由 180 余人组成的 " 甘甘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 "。

做好八项服务,让抗 " 疫 " 有效。一是开展入户走访。社区以 " 四步走 " 的排查方式,即辖区单位排查,居民小区排查,辖区商铺排查,重点人群排查,以社区为单位,以网格为基础,组织志愿者们充分利用自身对社区居民的熟悉优势,在高效完成逐户逐人排查的同时,持续开展人员健康监测和人员往来情况摸排。

二是做好联防联控。社区在全辖区小街巷设立 4 个卡口点,由市区单位、" 双报到 " 党员、居民志愿者共同值守,实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同时,在 19 个物业小区、40 个三不管楼院、3 个单位自管楼院设置党员先锋联控岗 10 个,为防疫工作筑牢坚实屏障。

三是加强重点人员管控。社区建立对重点人员的 "7+3" 硬核管理与贴心服务并举的模式,为隔离人员提供暖心服务,实现对居家隔离人员的登记、观察、生活服务、解除隔离等方面的闭环式管理。

四是有序开展核酸检测。社区根据核酸检测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按照 " 定楼、定人、定单、定点、定时 " 的 " 五定 " 要求,统一由楼院长、志愿者组织有序前往采集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到 " 整楼带出、整楼带回 " 组织开展核酸检测,确保辖区居民核酸应检尽检。截止目前,累计完成 5 万余人次的核酸检测。

五是严格进行楼院消杀。组织志愿者成立消杀组,对辖区 " 三不管 "" 单边楼 " 共 43 个楼院院落、垃圾桶、楼梯、扶手等公共环境进行每日三次消杀,对核酸检测点、办公区域、卡口值守点进行定时消杀,确保不漏死角,有效切断病毒传播。

六是强化宣传教育。社区录制了《防控疫情,从我做起》的宣传音频,在街巷、各门店、各单位和物业小区的电子屏上循环播放。正向引导居民携手共渡难关,抗击疫情。做活 " 线上 ",结合居民楼院管理,及时发布疫情相关信息和通知,做好辟谣工作。做实 " 线下 ",围绕联防联控卡口点、出入管理、便民服务等方面,通过喇叭喊话、印发防疫相关手册、张贴防疫相关制度海报等方式,确保疫情宣传全覆盖、无死角。

七是提供特殊救助服务。坚持每天对 36 户重病重残家庭、6 户高龄人员以及 6 名困境儿童进行电话、微信、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巡访排查。同时,联系爱心企业为困难人员捐赠食品、酒精、消毒水、医用外科口罩等物资,全方位保障困难人员生活。

八是全力保障后勤服务。及时为每个卡口点配备电暖气,热水壶,消毒液、口罩、防护服等生活和防护物品,通过街道保障 + 爱心企业助力的方式,保障每位志愿者的工作用餐,确保让志愿者们在岗期间能吃口热饭,喝口热水。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晓芳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