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1-11-04
深晚报道丨课题汇报展成果,专家指导促提升 市教科院贾建国博士到实验小学进行课题指导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2 日下午,深圳市教科院实验小学(光明)开展市区级三项课题中期汇报暨课程体系提升指导会,在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贾建国博士指导下,顺利完成中期汇报与课程体系建设提升。课题主持人祖松梅校长、赖锦用副校长、张建新老师及课题组成员们和课程建设的相关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课题分别为:市级重大课题《未来学校视域下的小学低段线上线下混合式 "5+N" 课程设计与实践》,主持人为祖松梅校长;区级一般课题《水平一体育课程构建与实施研究报告》,主持人为张建新老师;区级一般课题《小学低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探究》,主持人为赖锦用副校长。

在听取完各课题组成员在中期汇报中的介绍后,贾博士以 " 技术 + 创新课程 " 为切入点,为课题今后的方向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第一,课程开发的 5+N,要在课程构建和课题研究过程中真正实现系统化的构建,要明晰 N 和 5 的区别。要关注到课程的全要素,包括内容、实施、评价、管理等多个方面。课程目标和最终的评价反馈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效果。

第二,教学模式与课程设计的关系。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教学模式的改变还是课程设计的探索。同时如果是课程设计,一定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国家课程的落实,同时知识的补充和评价。体系化的课程必然是需要提炼,同时有明确的课程目标的。可以少一点校本课程,但是务必有特色性和成长性的突破。

第三,对于不同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给予回应。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注重细节问题。例如,在劳动课题中,要注重劳动主动性和劳动观念的灌输;在体育课程中,要进行竞技和普及型活动的探讨。无论哪种课程体系建构,都需要注重课程本身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梳理课程图谱,说明分类标准,做好细节,才能构建良好的课程体系。

随后,贾博士就 " 如何在国家课程的实施中落实适性课程 " 进行了指导。贾博士就如何理解 " 适性教育 ",如何在普及国家课程中融合扬才的理念两大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一到三年级尊重孩子天性成长,为扬才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在四到六年级把握优势,扬才并举。在作业的布置上,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也要注意基于课程教学的作业单设计,争取让学习单、导读单发挥诊断作用,服务于课程实施与设计,发挥作业单、学习单等新教学教具的优势和长处。

会议最后,祖松梅校长在总结发言中,对贾博士的指导表示深切感谢,同时肯定了课题组老师们在三项课题中期汇报和前期工作的细致认真,也对不同课题组的老师相互合作、共同进步的研究氛围表示肯定。

本次会议切实推进了课题的进一步实施,专家的指导与意见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研究思路更加明确,同时将使得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更加科学、完善。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王涛 通讯员 高朋飞

相关标签

指导 教学 建国 体育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