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中国扶贫基金会‘童伴妈妈’公益项目的工作人员罗应凤,来做客我们直播间,有请罗姐姐。"
"Hi,大家好,我是来自贵州省黔南自治州惠水县的‘童伴妈妈’罗应凤。我平时的工作主要就是照顾社区里的留守未成年人,陪他们一起玩耍,守护他们。"
......
11 月 4 日晚,来自黔南自治州惠水县的罗应凤来到李佳琦的直播间,向网友们介绍自己在明田街道新民社区的日常点滴。
10 分钟左右的直播时间,共有 150 余万人在线观看,点赞数超 140 万。" 很有意义 "" 好棒 "" 罗姐姐好样的 "...... 网友纷纷点赞。
随即,记者联系到罗应凤进行了采访。
" 童伴妈妈 " 由中国扶贫基金会于 2015 年 10 月启动。项目通过 " 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 " 的模式,为村级留守未成年人建立安全监护网。
其中,项目方会在每个村(社区)聘请一名专职人员,作为孩子们的守护专员。
2020 年 12 月 18 日," 童伴之家 " 举行冬季运动会,孩子们在参加乒乓球比赛。
据悉,该项目于 2019 年正式走进惠水县,全县目前共有 5 名 " 童伴妈妈 ",服务 5 个村(社区)。从 2020 年 5 月开始,罗应凤开始服务其中的新民社区。
在日常工作中,她要负责社区 1557 个孩子,其中包括 200 多个留守未成年人、孤儿、事实上无人抚养未成年人。一年多时间里,她变成了小孩们口中亲切的罗姐姐。" 能成为孩子们的大姐姐,我感到无比幸运,在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我也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
2021 年 4 月 19 日," 童伴妈妈 " 罗应凤在和孩子们分享绘本《我永远爱你》。
2018 年大学毕业后,罗应凤回到了贵州工作。由于疫情影响罗应凤供职的公司经营困难,因此赋闲在家。此时,社区动员她从事 " 童伴妈妈 " 的工作。
今年 26 岁的罗应凤,出生在贫困的小山村里。" 小时候爸爸妈妈经常外出务工,于是就把我寄宿在亲戚家,而且每年换一家。那个时候的我,更像是一名流动未成年人。" 罗应凤说,类似的经历触动了她,于是就答应了。
2021 年 2 月 15 日,在喜过牛年主题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 " 童伴之家 " 高举自己的灯笼作品一起合影。
在现场,罗应凤还带去了孩子们精心准备的礼物——画画。直播的最后,李佳琦表示,希望大家多多关注这些公益项目,给大山孩子送去更多的温暖和爱心。
对于未来,罗应凤表示,惠水县目前的 " 童伴妈妈 " 数量稀少,希望中国扶贫基金会让更多的项目在惠水县落地,助力大山孩子们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来源 天眼新闻
编辑 柴潇蕾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