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 给电动自行车充电,能否‘上楼进户’?"" 坚决说:不!"
11 月 4 日、5 日,由海珠区安全生产委员会、海珠区消防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海珠区应急管理局、海珠区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电动自行车 " 安全充电,海珠 · 行 " 活动,先后走进素社街、江南中街。在活动上,宣传团队为街坊送上安全充电知识及志愿检修行动,进一步普及社区群众的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意识。
(图 1: 安全充电——海珠 · 行新快报首席记者夏世炎 / 摄)
(图 2: 安全充电——海珠 · 行新快报首席记者夏世炎 / 摄)
(图 3: 安全充电——海珠 · 行新快报首席记者夏世炎 / 摄)
11 月 4 日上午十点半,素社街嘉汇豪庭社区外围响起激情乐韵。海珠区消防队的 " 火烈鸟 " 乐队硬核献唱,拉开安全充电 " 海珠行 " 素社街专场帷幕。尽管烈日当空,热心街坊们仍旧捧场。" 过来学习学习,给电动自行车充电,最紧要安全!" 不少街坊都这样说。
作为一种经济便捷的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是许多家庭近距离出行的选择。但在方便之余,因电动自行车违规上楼、" 飞线 " 充电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引发社会关注。为此,宣传团队为街坊演出了情景剧,寓教于乐,传授安全充电知识。
" 我最支持安全充电。两年前,街道就发生过电动自行车引起的火灾。" 现场观众黄叔主动与宣传团队交流,他说,素社街是老街区,越来越多街坊邻里都拥有电动自行车。他说,情景剧演绎的 " 飞线充电 "" 上梯入户 " 等情景,就时有发生。
作为街坊,看见不安全充电的行为,怎样 " 破 "?" 我们社区装有许多‘小绿柜’,都为电动自行车设置的智能充电柜,每当看到不恰当充电行为,我都会将其规劝到充电柜进行充电。在户外安全的地方充电,大家就不用‘心慌慌’,担心意外发生。" 他一口气指出了街道好几个智能充点电,彷如 " 活地图 "。
(图 3: 安全充电——海珠 • 行,江南中站,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 摄)
(图 4: 安全充电——海珠 • 行,江南中站,新快报记者 李小萌 / 摄)
" 我不仅为电动自行车换了新国标车,还上了牌照,现在充电,都会使用只能充电桩。你们就别批评我啦!"11 月 5 日,宣传团队的 " 安小宝 " 剧团在江南中街演绎小剧场,紧扣电动自行车 " 上牌 "、" 倡导新国标 "、" 关注安全充电 " 等热点,作出一幕幕示范。
此外,有奖问答环节最聚人气,街坊们争先举手互动,展示自身对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知识的 " 储备 "。
启动仪式结束后,还有不少街坊向宣传团队建议,希望提升公共智能充电设备的便民度。 " 智能充电柜企业能否多退出优惠券益街坊?"" 集中停放电动自行车的场地应该更大更阔。"" 为智能充点电都加装上雨棚就更能吸引大家去使用了。" 街坊热情,使宣教活动现场气氛更热烈。
采写:新快报记者 李斯璐
图片:新快报首席记者 夏世炎 记者李小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