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电影《长津湖》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快破 50 亿元的票房神话,收获了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及百姓谈论的中心话题。
战争巨制《长津湖》是中国影史投资最高、筹备期最长、剧组规模最大的一部影片,充分实现了动作和战争场面上的视觉突破,打破了传统战争类型片的叙事和拍摄模式,使影片呈现出史诗气质。影片全景呈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在突破人类生存极限的极端严寒天气下,凭借钢铁意志和无畏的战斗精神,在长津湖地区击败美军第十军的壮阔战争场面。第九兵团钢铁穿插七连的微观视点、党中央军事决策层的高层视点、美军第十军的他者视点是三条共同推进的故事线索。三条线索清晰明朗,并行不悖,共同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影片独具匠心地塑造了多组英雄群像。第九兵团自南方集结,以积雪为棉衣进行全面伪装,靠焐热在胸口的冻土豆充饥,以出其不意的速度迂回前行至长津湖地区美军的军事基地。钢铁穿插七连连长伍千里紧贴胸膛的小本子上,整整齐齐地记录着每一个战士的名字和编号,红方框里是已经为国捐躯的英雄名字,鲜明得让人泪目。" 冰雕连 " 出师未捷身先死,零下 40 摄氏度的冰雪把衣着单薄的他们塑成了 " 冰雕斗士 ",手握钢枪、目光坚毅、脊梁坚挺,这正是中华民族尊严与不屈的写照。千里、万里兄弟共赴战场保家卫国,与七连战士在炮火的生死淬炼中付出与成长,这是影片的情感脉络线,也是故事的高潮所在。这段故事紧张中有诙谐,热血中有俏皮,悲壮中有活泼。连长伍千里告诉弟弟 " 老大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 ";指导员梅生认为 " 我们这一代不打,下一代就要打 ",人狠话不多的狙击手平河希望 " 下一代,能够生长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 "…… 质朴的话语,符合各个人物的身份,个体的尊严与价值、英雄的称谓及定义、生死相依的信任与情感,是情感克制下的自然流露。
一个战士倒下、血肉横飞,万千战友继续奋战;近身肉搏、步枪肉身对阵飞机坦克 …… 呈现出悲惨壮烈的局部战斗场景。钢铁七连用经验、智慧和勇气进行战斗,林超贤导演充分发挥了他大场面爆破、动作戏的特长,惨烈的搏斗中,观众感受到了极大的视觉冲击力,血肉之躯钢铁意志战胜了美军飞机坦克打造的立体防御网。钢铁七连是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个缩影,更是中华民族精神风骨的集中体现。
影片中还始终流淌着诗意隽永的家园情怀。连长伍千里分到了土地,一直合计着给住在陋船上的父母盖几间房子,改变渔民世代在江上飘摇的命运;指导员梅生梦想着妻儿团聚后不再分离、好好教女儿囡囡算数 …… 和平日子里这些简单的小美好,在炮火硝烟里变得遥不可及。这一刻,家与国形成最紧密的共同体,家国同构,家国和平的梦想世代传承不曾改变。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需要我们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长津湖》既有局部战斗场景的特写,又不乏全景式绘制。既立足小人物在战斗中的成长历程,又注重塑造英雄群像。战争可以摧残肉体的生命,但是击不垮中华民族抗争的意志力。影片字幕最后,经典的 " 一条大河波浪宽 " 的旋律响起之时,《长津湖》用最大的诚意完成了对经典战争电影的一次完美致敬。
《长津湖》是中国电影增强文化自信、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创作实践的又一部力作,是中国电影人集体向最可爱的人、向我们的和平卫士献礼的一部影片。影片以巨大的感染力和传播力,强有力的家国精神内核和史诗气质,跨越时空和地域的界限,大大提振了华夏儿女的爱国士气,表达了中国人民向往和平,且有能力捍卫和平的勇气与决心。
来源 黔中书
文 鲁鹏飞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