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疫情面前需要临危不惧、挺身而出的英雄,也需要默默无闻、点滴奉献的平凡人。在这场疫情遭遇战歼灭战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前往抗 " 疫 " 一线,勇敢向疫情宣战,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在校园内,他们活跃在各自的志愿服务队中,守护师生们的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他们就是大学生志愿者。
紧要关头 万名大学生奔赴 " 疫 " 线
10 月深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猝不及防。在疫情发生后,兰州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等开设医学类专业高校的向全体医学相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发出倡议,号召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防线,为打赢疫情防控战贡献青春力量。召集令发出后,几所高校的万余名医学生志愿者,用他们所学到的医学经验,利用周末的时间奔赴抗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为抗击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迅速组建抗疫志愿团队,选派 60 名师生志愿者分批前往省疾控中心、七里河区疾控中心、城关区疾控中心、兰州市防疫应急志愿服务队协助开展疫情防控工作。10 月 21 日晚,兰大二院、兰大第二临床医学院组织医学生抗疫志愿服务队 350 余人,全面培训后首批志愿者已于 22 日上午奔赴抗疫前线。
在兰州市雁西社区、宋家滩村社区、大桥社区、小雁滩村社区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的 114 名研究生志愿者在与街道社区详细的对接后,迅速进入各自工作岗位。他们主要的任务是配合街道维持核酸检测点的秩序、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进入小区排查居民核酸检测情况,并针对孕妇,老人、儿童等外出不方便的居民进行登记,方便后续医护人员上门采集,宣传讲解政策和疫情防控的重要性,稳定居民情绪,更好的配合社区各项工作,志愿者们在短短两天时间内走访摸查居民 1378 户。在城关区卫健局,一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正积极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相关工作。
兰州大学的学生志愿者马航宇回忆道:在前往雁北社区志愿服务的过程中,热心的志愿者司机师傅在他们自己的群里,抢着接送志愿者,让每一位志愿者及时安全到达服务站点,还不停的运送物资,为的就是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这座自己深爱的城市抗击疫情。他说,每一位雁北社区的志愿者,也被整个城市的抗疫氛围所感染,竭尽所能的发光发热。在雁北社区,一个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的小区里,社区物业、警察、志愿者以及医务工作者,每个人都在坚守的自己的职责。
10 月 21 日下午,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向全体医学相关专业青年学生发出倡议,号召青年学子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守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从志愿者招募伊始,同学们便热情高涨、积极响应,第一时间以党支部、团支部、班级等为单位写下请战书,一张张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像一股股坚强的力量,饱含着学院医学生们在疫情面前的责任与担当。
为了让学生志愿者成为一支 " 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 的强大队伍,甘肃中医药大学从第二附属医院抽调 15 名有着丰富防疫一线工作经验的精兵强将于 21 日下午对首批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专业培训。22 日早晨 8 时,完成培训的第一批志愿者从甘肃中医药大学五里铺校区、和平校区出征奔赴兰州市城关区各社区核酸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工作。随后,该校第二批两余名学生志愿者也在服务培训后,奔赴抗议一线。
同时,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的全体在校 1465 名学生踊跃请战,迅速成立抗疫青年志愿服务队,认真参加专业培训,立即奔赴兰州市城关区段家滩、铁路局、广武门、拱星墩等街道和社区,以昼夜奋战在一线的抗疫战士为榜样,积极投身兰州市核酸检测工作。
守护校园 站好疫情防控第一班岗
对于各个高校来说,校园就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为了守护师生们的生命健康和校园安全稳定,许许多多的学生义无反顾的加入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打好这场疫情遭遇战歼灭战。
在甘肃农业大学核酸检测现场,可以看到许多身着迷彩服的身影在忙碌着,这是由退伍大学生成立的 " 迷彩先锋队 " 和国旗护卫队共同组成的一支志愿服务队伍。疫情发生后,成员们带着摁满红手印的请战书,主动请缨,集结 " 疫 " 线,他们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无私奉献,这正是新时代青年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
在得知志愿团队要负责维持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的通知后,国旗护卫队副大队长杜虎虎第一时间组织队员,投入战疫一线。" 学校既然把这么大的任务交给我们国旗护卫队,肯定相信我们能够做好,我们一定竭尽全力,不让学校失望。" 学校的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安排在了晚上,尽管夜间温度很低,冷风刺骨,但杜虎虎和他的队友们依旧热情不减,没有一个人选择退缩。
" 请同学们保持前后间距一米五,提前打开健康码,仔细核对个人信息。" 自第一轮核酸检测工作开展以来,这句话成了 " 迷彩先锋队 " 成员潘卫峰的口头禅,核酸检测场所也成了他的常驻地。"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一名甘农青年,在疫情面前,我理应身先士卒,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义务。" 潘卫峰如是说。他的精神感染了国旗护卫队每一位队员,他们集体联名请战,许下了 " 若有战,必有我;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 的铮铮誓言。
从体育馆到农青广场,再到青春体育场,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抗疫第一线。大到核酸检测场地布置、核酸检测设备搬放,小到插线板、充电宝的准备,都是他和他的伙伴们要做的工作。虽然潘卫峰是男生,但是面对工作,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有着比女生更细的心思,每次都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些琐碎的工作。
"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抗疫志愿服务先锋队,133 名志愿者积极报名参加,每天深入宿舍消杀,辅助低年级同学做好线上学习。同时,学院大力弘扬抗疫精神,精心策划第二课堂,让学生课余时间忙起来,以宿舍为单位开展 " 学习党史传精神,众志成诚齐抗疫——党史我来讲 " 主题活动,依托教师工作室组织线上讲座、交流研讨会;传媒学生紧要关头显担当,发挥专业能力,深入一线拍摄视频、采写新闻,通过媒体平台传播正能量,增强全校师生的抗疫信心和决心;停课不停学,播音学子每天坚持云端练声打卡、开展宿舍解说比拼、配音大赛等,丰富学习生活。
" 各位同学,请大家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间隔距离 "" 同学你好!请先打开健康码,"…… 在兰州理工大学两校区的核酸检测现场,志愿者们耐心指引师生完成核酸检测预检扫码,维持检测场地秩序、完成核酸检测物资的发放,帮助医护人员录入信息,志愿者们在凛冽的秋风中坚持服务 , 为全校 3 万多名师生提供便利。
" 从事志愿工作过程中,心里满是感动与自豪,尽管我们也会经历寒冷疲惫,可口罩下却是最真挚的微笑。我们也有幸与医生一起成为抗疫中最可爱的人,最勇敢的人。我为生在这伟大的国家,为生在这绚丽的红旗下,为长在这美丽的兰州而感到幸福。" 兰州理工大学志愿者裴增辉说。
正是在这些学生志愿者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同学也选择加入志愿者逆行向前,守护广大师生的安全。青春不止眼前的潇洒,更有家国与边关,危急之时,唯有担当方显忠诚。疫情当下,他们秉持 " 守望相助,生命至上 " 的理念,用年轻而有力的肩膀扛起不容小觑的责任。疫情防控,没有山海的隔绝,更没有年龄的界限,他们用实际行动体现新时代青年的使命和担当,在校园里绽放出了最美芳。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耿睿 文 / 图
编辑丨胡淼山
责任编辑丨张亚君
值班主任丨郭俊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