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姐,您怎么称呼啊?"
贵阳市花溪区溪北小区翻修整洁的小广场上,跳着广场舞的张阿姨操着浓重的贵州话对记者说:" 我姓 zang(张)。" 身边的 " 老姐妹 " 马上凑过来打趣说:" 是不是脏兮兮的 zang 啊,跟咱小区以前一样。"
张阿姨笑着说:" 不脏了不脏了,小区现在可干净了。"
这群 60 多岁,每天雷打不动出门冬泳、跳舞、健身的 " 溪北老年姐妹团 " 一谈起自己小区环境的改变,开心得像一群小姑娘,围在记者身边细数道来:虽说依旧还是那个小区、那个楼房,但就是不一样了。
溪北小区建于上世纪 90 年代,属于典型的老旧小区,设施老、环境差,各种电缆电线交织如麻,犹如 " 蜘蛛网 " 般横跨在居民楼上空。小区 60 岁以上的老人数量多,爬楼梯成为老人生活最大的难题。
老旧小区,承载着历史和不少人的记忆。改造老旧小区常常是 " 小修小补易,提质增效难 "。如何做好这篇民生大文章?螺蛳壳里做道场,贵阳市 " 三改 " 行动拿出 " 绣花 " 的功夫改善小区旧疾,棚改、旧改和背街小巷改造同步进行,既要改 " 面子 ",也下足功夫完善 " 里子 "。
溪北小区就是 " 三改 " 攻坚行动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屋面琉璃瓦更新、墙面脱落修复、加装楼道照明、整治线缆等基础工作已经全面完成。新建的 8 部电梯采取社会企业出资 50%、业主出资 50% 的比例筹集资金,楼层差别计费,科学又实惠地解决了上下楼难的问题。小区里介绍,小区一位居住高楼层、腿脚不便的老人几年来头一次走出了家门,享受到户外散步的惬意。不仅如此,溪北小区还推动 " 智慧社区 " 建设,人脸识别门禁实现了 " 刷脸 " 开门,在建的智能监控用电用气系统让居民安全感满满。
如今的溪北小区 " 素颜 " 变 " 美颜 ",通达的人行步道,幽静的亭台绿树,让老小区别有一番腔调。记者一进小区门还遭到了同行摄像师的 " 质疑 ":" 这是咱们要采的老小区吗?走错地了吧?"" 溪北老年姐妹团 " 中的不少人住在附近其他小区,也愿意天天过来健身唠嗑晒太阳,一起见证着这个老旧小区的 " 逆生长 ",就如她们自己一样,坚持健身运动,照旧活成美丽的小姑娘。
想民所想、急民所急、办民所需、干民所盼,让 " 旧 " 小区呈现 " 新 " 面貌,让 " 老 " 居民过上 " 新 " 生活,是老旧小区改造的终极目标。2021 年至 2023 年,贵阳全市计划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 235 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123 个、背街小巷改造提升 1106 条,全力让 " 改造 " 项目真正地改到群众的心坎上。
来源 总台贵州总站
编辑 段筠 / 编审 李枫 / 签发 安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