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2021 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经济高峰论坛 " 在深圳召开。该论坛今年已是第三届,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自 2019 年发起主办,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21 世纪经济报道共同承办,来自政府机构、学术界、金融界、产业界等领域的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围绕主题 " 新时代 大未来:互联互通提速下的大湾区创新进阶 " 发表精彩的演讲和深入的讨论,会上金句频频。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还首度亮相香港的年度金融盛事 " 金融科技周 "(HKFW)活动,以及见证了南财集团与腾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领先智能化数据中心与财经云平台,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与江门市大湾区办签订框架协议,推动江门深度融入大湾区建设。
新使命,大未来
中共深圳市罗湖区委常委、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副书记左金平指出,罗湖将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的总目标,坚持产业引领、服务升级,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推动落户发展能级跃上新高度。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创新发展的一片热土。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副总编辑、21 世纪报系总编辑邓红辉在致辞中表示,过去一年,大湾区跨境理财通、债券通南向通等政策落地,深圳在香港首发 50 亿人民币债券受到热捧,深港两地政府 9 月份签署了四个合作协议,一系列的突破性进展,彰显大湾区的互联互通和高质量发展已进入更高层次。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在致辞中强调,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香港将继续发挥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并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 " 参与者 " 和国际大循环的 " 促成者 ",从而大大贡献及受惠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
中国南海研究院创始院长、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研究院副院长吴士存在主旨演讲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科研及资本等关键生产要素的聚集优势恰好是海南自贸港现阶段面临的 " 短板 ",这为两地通过互联互通从而创造出资源与要素 "1+1>2" 的放大效应留下了空间。他提出三点建议:以 " 琼州海峡通道工程 " 为抓手,缩短 " 区 "" 港 " 地理空间距离,促进两地要素高效、自由、便利流动;推进海口、湛江、北海三城产业港口互联互通、临港经济联动,培育海南 - 粤西 - 桂东新经济增长极;对接 RCEP、CPTPP,倡议 " 环南海经济合作圈 ",把海南打造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交汇点,为 " 区 "" 港 " 联动创新发展提供着力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视频演讲中提出,大湾区最大的后发优势,是从原来的 " 一国两制 ",两个关税区,三套不同的法律和货币体系,通过标准和规则对接,把原来的拥堵变成畅通出口。
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统一碳市场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渣打银行大湾区行政总裁林远栋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大湾区有条件、有能力进行大规模的碳市场 " 先行先试 "。金融机构可抓住 " 碳机遇 ",借助大湾区碳市场来推动碳金融创新产品,在推进实现 " 双碳 " 目标中担任重要角色。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董事总经理、全球合伙人周涵在演讲中说:" 对企业来说,要实现碳中和这样的大转型,工具方法占 10%,流程占 20%,其余 70% 在人员能力上,因此企业要抓内部组织配套、流程管理和人员。"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政策与实践研究所所长、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主席肖耿提出,要通过数字化监管,在深圳和香港两种不同监管体系下,两部分的市场主体可以再一个物理空间同时存在,允许符合资格的港澳企业、外资机构,在经过精细化设计的试验区,按照港澳法律、监管和货币体系运作。
香港金管局首席金融科技总监周文正与香港投资推广署金融科技主管梁瀚璟通过对话方式,讨论了金融科技将如何助力香港乃至大湾区金融业创新和发展等问题。周文正说,在大湾区际遇下,现在正是将内地科技应用的领先优势和香港国际化市场结合的企业。只要两地紧密合作,推动金融科技的跨境应用,定能缔造双赢局面。
湾区金融创新和深港合作新局面
当天下午还分别举行了 " 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金融互联互通大时代 " 和 " 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论坛:打造国际科创中心 " 两场平行分论坛,以及在线上举行了 " 香港 Fintech Week 圆桌:跨境理财通下的新机遇 "。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上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跨境理财研究报告 2021》。
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党委副书记、广东二十一世纪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云飞在论坛上表示:" 科技强则国家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北京和上海形成三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是中央赋予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历史使命。作为核心都市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底蕴深厚,产业化优势领先,完全具备完成任务的巨大潜力。"
跨境理财通的正式落地无疑是今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编委、21 世纪经济报道编委、广东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秘书长于晓娜在 " 大湾区金融创新论坛 " 致辞时指出,大湾区的发展必然要实现区内生产要素流动自由化、资源配置高效化、金融服务便利化。跨境理财通成功试点,正式对区内跨进金融服务便利化的有益尝试,也是金融支持大湾区发展的重要举措。
" 对于很多投资者而言,这也是他们首次 " 跨境试水 ",对于银行管理业务来说则是非常难得的机遇。" 招商银行财富平台部总经理张东说:" 虽然起步阶段比较稳健和审慎,但大湾区无论是居民的数量、GDP 总量、居民储蓄总量、可投资财富总额的总量以及增长速度、人均 GDP 收入,都说明了大湾区跨境市场空间非常大。"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主席、联博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邹建雄发表视频演讲提出跨境理财通 2.0 阶段的优化建议。一方面,在产品种类上,现阶段跨境理财通只允许提供在香港注册的低至中风险的公募基金,大部分的股票型或偏股型的混合型基金均不被纳入跨境理财通计划范围。另一方面,他希望跨境理财通能够更进一步允许银行对身处香港的南向通客户作出投资建议。目前的规定仅允许亲身到港的大湾区内地居民客户享受投资建议服务,若不在香港便无法享有。
在 " 大湾区科技与产业创新 " 论坛上,深港澳科技联盟顾问、深圳市先行示范区湾区组专家、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表示,具有人缘地缘机缘特色的深港合作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新局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由深圳单边单项阶段性推进转变为香港主动提出双边协同对接共进;由河套形成的特定空间带动沿边境纵深全方位规划、可持续共商并进;由基建设施、创科发展转向公共服务、人才集聚、社会协同、居住就业和生态文化、商旅等全面规划共谋未来新都市建设;由单项推进向规则对接、服务对接、标准对接、智慧平台对接的共赢新机制、新理念递进。
美国运通在中国境内清算机构连通(杭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首席成长官、中国区总经理区海鹰指出,跨境支付有非常多困难需要解决,如费率高、时延长等,在每个阶段、每个流程都不清晰。尤其对企业而言,流程不畅导致信息流河管控流程存在诸多痛点。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