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后浪推前浪!11 月 12 日,深圳交响乐团(下简称深交)将携手海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在深圳音乐厅为观众呈现 2021-2022 音乐季特别制作系列—— " 未来作曲家 " 音乐会,展现来自新生代的作曲力量。
当晚,上海音乐学院的 9 名高材生,将在知名指挥刘明执棒下,展示他们的优秀原创作品。这 9 位年轻作曲家不少已在国内交响乐舞台上崭露头角,并且获得了不少奖项,比如来自台湾的郑光智,其创作领域涉猎西洋管弦乐、国乐合奏、协奏曲与室内乐等体裁,作品屡获奖项,收获极高赞誉;还有师从周湘林教授的李谌熙,曾在第十届百川奖作曲比赛中获奖,作品类型多样,深耕室内乐、交响乐以及电影配乐;以及 2021 级作曲博士研究生陈泽宇、2020 级作曲系博士研究生刘炎林等。
他们将传统作曲技法与现代音乐相结合,描述了现代青年人的交响世界。本次将在音乐会上奏响的原创作品,既有民族乐器中阮、竹笛与西方交响乐融合的《腾》《丝路乐舞》;也有描绘城市音乐画面的《万家灯火》;还有展现苏州千百年来文化历史变迁的《东方之门》;以及通过创新作曲技法,引发人们对海面船帆、波涛等大自然现象无限想象的《云帆沧海》,以交响音画形式,形象化表现宋朝词人晁补之《清平乐 · 寒风雁度》中意境的《寒风雁度》,用多层次管弦乐配器色彩展现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八部合音》,描写丝绸之路大漠风景,表达对祖国浩瀚土地之大漠无边的赞美的《大漠图》。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